童然也不是傻瓜。剛剛心防有一點鬆動,就讓蘇冬熠這老小子鑽了空子。這會兒,回過味來,發現一不留神又叫臭小子占便宜了。不過,她倒不怎麼生氣,心底反倒有種異樣的情緒在滋生,感覺甜甜的,蠢蠢欲動的。她趕緊打住,拿起桌上的講義夾不痛不癢的拍了拍蘇冬熠的頭。
“臭小子,你就不能安靜的畫畫嗎?你要再說一句,姐姐立刻就走!”還扭頭哼了一聲。
蘇冬熠撇了撇嘴,心下嘀咕道:“拿走威脅我?有用嗎?要走你早走了,還不是指望我給你畫呢嗎?我當發發善心,畫一張給你。哼哼,錢就不用付了,人我要了。嘎嘎嘎……。”想畢,假正經抖了兩下身子,甩了兩下袖子(好像沒水袖)。氣勢擺了個十足,不知道有沒有貨的?
童然也撇撇嘴,說道:“看你人不大,架子倒挺大的。什麼毛病……。”
“我說……嗬嗬,最後一句,真的最後一句。那個,我畫鬆柏可以嗎?”
聽到蘇冬熠說要畫一棵鬆樹,童然的大眼睛中閃過一道奇異的光澤。她會有這種反應,是有原因的。
通常的情況下,人們常常會描繪蘋果樹,也就是常說的“概念樹”。兒童的樹木畫中尤其明顯。所以,在畫樹測驗中,一旦被測驗人表現出要描繪其他樹型,對作為心理測驗中的人格測驗來說,必然具有一定的意義,那就是要表達一種與眾不同的理念。當然,這裏還要牽扯到一個文化背景的問題,像北歐的那些國家,對那裏的孩子來說,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鬆樹。鬆樹是那裏最常見的,而且相比其他樹木,它更容易描繪。還有,鬆樹又是聖誕樹,這就形成了那裏的孩子心靈中最早期而持續的印象。一般來說,蘋果樹往往與天真、活潑、幼稚聯係在一起,鬆樹則跟成熟、老練密切相關。
畫鬆樹形數幹的人格特征有:1.代表原始本質,一種退行傾向。2.代表著強韌,生命力旺盛。3.原始的、未分化的、本能性的、完全本能性的人。4.實際高於理論性,具有操作能力及務實性的資質。
蘇冬熠握著鉛筆的手微抖著,緊靠筆尖指上也因過分用力,而顯得有些青白。畢竟這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握這種筆。他沒有馬上下筆,而是對著白紙咕噥著什麼。其實他並不是在咕噥什麼,而是在聚氣。國畫講究“氣”、“神”、“韻”,這“氣”指的就是人的精神狀態,如朝氣、暮氣、勇氣、習氣或氣質,如文人之氣。
等蘇冬熠好不容易聚完氣,下筆了,才發現真的很不習慣這筆不像筆的玩藝。試著描描、勾勾,不行啊!最後,隻能無奈的虎頭蛇尾,草草描了個大概出來。盡管他自認為是很糟糕的一幅畫,也讓他費時費力的花了整整兩個小時。等到遠山上的最後一朵雲彩畫完,他長出了一口氣,看著自己的“拙作”,很不爽的扔掉了筆頭。
這是幅比較完整《鷹鬆迎月圖》,近景是半截斷崖上的一株傲鬆,在鬆樹右枝幹上棲息著一隻展翅欲飛、望月嘯鳴的鷹隼,遠處遠山在夕陽餘暉下、氤氳煙雲中顯得縹緲迷離……整個畫麵磅礴大氣,線條簡潔明快。那山、那樹兩兩相印,從樹的角度入手,仿佛是情人,亦仿佛是對峙中的仇敵。那鷹更彰顯出畫的主人嘯月欲飛的張揚霸氣!
童然對著這麼幅宏偉的山水畫,她被深深震撼了。她用手情不自禁的輕掩住小嘴,眼睛誇張的大瞪著,更是掩飾不住內心驚異的啊了一聲。
她是為這畫的表麵畫技所震撼。她雖然是個心理學者,並不懂畫。但這無妨她欣賞畫的能力。她不能相信這樣一幅底蘊深含的畫,居然會出自一個少年之手。她不得不為此所詫異,所震撼。
首先這明顯是一幅風景畫中的樹,如果被安置在風景畫中的樹,它所代表的人格特征是:1.喜歡情緒化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2.有描述天賦,具有藝術性的氣質。3.喜歡與人交往,生活充滿快樂,愛旅遊或飄泊活動。4.有的會顯示出羅嗦、多嘴、惹事生非。5.具有強烈的幻想性;癔症樣人格。6.有時是脫離現實的,將自己身陷入感受中,缺乏現實感。7.部分人可能顯示另外的特性,表現出無力、懶惰、得過且過,生活目標不確定。8.心情不穩的,有精神上的不安全感,好夢想的。9.緩慢的、延遲的,安靜的、無妨害的。(基於種種問題,下文將不出現123等條例,一律彙成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