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1 / 2)

熙嬪有孕的消息插翅一樣傳遍後宮。

太監搶著去長樂宮報喜,深知必定會得到重賞。

這活兒落到了秦公公身上,他倒是機靈,沒有急著去,而是等太醫院千金科第一人曾太醫給熙嬪把過脈,問完診後,再帶著曾太醫和貢眉去長樂宮--太後關心皇嗣,他不懂醫術一問三不知,得帶個人去解困答疑。

而對於熙嬪的飲食起居,就知道她的大宮女知道了,於是貢眉也被捎帶上。

這會,長樂宮正好有客人。

臨近年關,江貴人想複位的心膨脹到極致,她潛心抄寫佛經,每日為太後祈福,太後對娘家心腸軟,又想到馬上要過年了,就準了她進來陪膳說會話。

聽聞鹹福宮的宮女在宮門口求見,江貴人噙著笑:

“稀客啊!可惜太後今日不想見外人。”

太後沒搭理她的酸話,讓嬤嬤去問問有何事。

“太後娘娘一片慈愛之心,倒給了人放肆的依仗,有事派個宮女來傳話,太不尊重您了。”

江貴人歎氣,雖是故意挑撥,卻也說中問題所在。

熙嬪如果是有求於太後,還不親自前來求見,隻派個宮女來,此舉有失恭敬。

太後數你是手裏的玉菩提,麵色淡淡:“總得聽聽什麼事。”

嬤嬤一見曾太醫,再看到貢眉麵上的喜色,心中就有了猜測。

千金科是古代的產科。

因為後宮裏好久沒有娘娘遇喜,曾太醫比起其他更加清閑,一出診就是大喜事:“曾太醫,難道是……”

得到肯定的答複之後,嬤嬤擅作主張了一回,親自帶了二人進去見太後。

“太後還沒發話,嬤嬤怎麼把人帶進來了?”

江貴人麵上不是顏色。

貢眉每日跟著熙嬪去建章宮請安,見到這張臉她就煩!

太後在見到曾太醫並且想起來他是誰之後,立刻坐直了身,目光狐疑起來。

“啟稟太後娘娘,熙嬪娘娘診出了兩月有餘的喜脈!”

一言如驚雷,劈在屋裏所有人的頭上。

這道雷劈開了太後的任督二脈,她的雙眼倏地亮了,又生怕空歡喜一場不敢相信:“當真?問診清楚了?皇上可知道這事?好好好,宮裏也該添點孩子了,最好是個皇子,給景兒作伴。”

同一道雷,將江貴人差點劈得精神失常。

她腹中仿佛被塞了塊燒紅的炭,五髒六腑俱焚,腦子也是稀爛一片,眼圈兒陡然紅了。

“喜脈……”

江貴人喃喃。

怎麼能?熙嬪怎麼會這麼好命?

她想懷!她想有依仗!隻要有了孩子,江家就會全力保她,那些生不出來的嬪妃,再不敢在她麵前端架子。偏偏讓熙嬪懷上了,江貴人滿心的恨,腿肚子的筋和內髒扭結成團,她兩手是汗,心亂如麻,耳膜隻聽得陣陣嗡然,聽不進去太後的話。

“之前的平安脈怎麼沒診出來?既是兩月有餘,胎像穩嗎?今日不是按例請平安脈的日子,熙嬪為什麼突然宣太醫?可是腹中的孩兒有什麼事?”太後連珠炮一樣問完,眼睛轉而盯向曾太醫旁邊的年輕姑娘:“哀家記得你是熙嬪的大宮女,等一會熙嬪的情況你來彙報。”

曾太醫不敢賣關子,連忙道:“臣翻看了之前的脈案,當時沒診出喜脈來,這次該是熙嬪娘娘受驚,動了胎氣,脈相重了一層的緣故……”

他沒說完,太後就緊張地問:“熙嬪怎麼受驚動胎氣?她怎麼養的胎!”

即使之前熙嬪在太後眼中是個好孩子,但上位者重視的,從來隻是胎兒。

嬪妃,隻是一個容器。

曾太醫其實沒把出動了胎氣的脈相,但當時章太醫先到,他得比照前一位太醫的意見,不然就是得罪人了。何況,熙嬪被宮女擠到地上,動胎氣合情合理,他就這麼說了。

貢眉這時出列:“回太後娘娘的話,主子被蘭嬪娘娘的大宮女擠到地上才動的胎氣。”

她刻意省略了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