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一自不必多說,相比很多國家,出生在華夏也算是優勢。
對於個人而言,最容易抓住的就是機遇2。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超凡,並非天資高人一籌,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一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它們是《異類》中文翻譯過來的原話。
這點,心理學家很早就發現了:人的大腦平均要花費10000小時,才能完全理解和消化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達到精英的程度。這就是10000小時法則。
也就是說,池遠也不過是走出了邁向世界級大師9\/10的路程。同時,多學科交叉領域,需要的時間要成倍數增加。
更別說,他僅僅走到機遇2,還有機遇3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等待著他。
他要學的,還多著呢。
池遠不敢妄言,麵對這次考試更是忐忑,完全沒有麵對競賽時的胸有成竹。
競賽有往年真題可以練習,但一院實習生筆試試卷隻能找到個標題。
龍老教授隻給提醒,最多到可能會考哪些個學科,連參考範圍都沒有。
爸媽……兩人大腿好抱,畢竟池遠沒求過爸媽什麼事,但要是這樣做了,他和英子都看不起他們自己!
丟人!
最終,兩人也隻能硬著頭皮學,不懂就收集成一摞發給龍教授,最終硬著頭皮坐在了卷子前。
就這樣謹小慎微地做了3\/4,卻幫池遠把自信做出來了。
盯著眼前的卷子,他都為一路的順風順水感到驚訝。
眨了眨眼睛,好像有什麼水漬滴進了眼眶。
影響做題了。
池遠隻能抬手去抹。
原來是汗水。
不知道是時候,他已經滿頭大汗。
其實,考試並沒有他想象的輕鬆。
大腦的快速運轉,在心理上他已經習慣,但生理上反饋依然劇烈。
而桌子右上角,恰巧放著滿滿一抽紙巾,好似就是為這種情況特地準備。
池遠不由地佩服兩名考官的先見之明!
擦著汗,他看著卷麵,就剩下了最後一道難題,60分肯定已經拿到了。
池遠倒是擔心起喬英子。
英子可沒有他這麼變態的計算能力和分析能力,他是將各點具現考慮,英子卻一直是靠簡化題目,使用剔除不必要或簡單代替複雜的思維做題。
真遇到工程題,哪不是恨不得考慮得麵麵俱到?
雖然英子跟他每天自學完都要交流一通,即使沒像他這樣連電子工程、兵器科學都全麵覆蓋,但總範圍涉及3\/4不是問題。
就是其中還是可能挨到些硬茬子,怕是要磕了牙。
瞧瞧這小臉通紅,磕到了吧?
哎。
正巧英子抬頭抽紙擦汗,瞥眼看到了池遠和他眼中表達的意思:
『要不聽考官的,別難為自己,接下來的交給我。』
當即不滿地嘟嘴,執拗地瞪了回去:
『我、不!』
然後就不再搭理池遠,埋頭認真做題。
那個勁頭兒,似乎比一開始還認真。
60分達標,放棄計算量大的難題不就好了嗎?還比上了是吧?!
一咬牙,池遠拿著筆朝著最後一題就發起了猛攻。
他有理由懷疑,喬英子拿到了家庭上的帝位,還想挑戰他在學習上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