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慣的可不止是你,不少老師第一次帶領省隊都看不慣。”
“但看不看得慣,都不能改變什麼,畢竟,有一點是客觀存在的——東道主優勢。”
“這是規則允許的事,就讓我這個前輩給你再上一課吧,你就好好聽著。”
陸明默不作聲。
入這行,他也不是沒有感覺到。但具體的真不清楚,他先前也不過是個競賽輔導老師,沒有資格帶領省隊參加決賽。
沒有聽到異議聲,左畢欣慰地點了點頭。
他眯起了眼睛,又吸了一口煙,斟酌著措辭,如何將【東道主優勢】這一名詞解釋明白。
一分鍾後。
看著吐出的煙霧慢慢上升,越來越淡,左畢伸出了三根手指:
“東道主優勢主要可以歸結為三點:”
“其一,東道主省隊的人數占絕對優勢。哪個隊是東道主,他們的人數就能比往年多。”
“這一次,XX省隊總共就有41人,像我們帝都,卻隻有14人。東道主能保證省內更多有潛力的同學參加決賽。”
“其二,東道主具有主場優勢。這裏畢竟是他們的主場。熟悉的環境自不必說,還有一點便是資源優勢。”
說到這,左畢停頓了一會兒,大概是在整理措辭,陸明也並沒有打斷。
“資源優勢由主要分兩類:”
“一類是命題優勢。XX省隊的同學畢竟都身在XX,難免會得到一些出題老師以前題目的資料,其中肯定也包含著部分老師的思路。”
“所以,他們可能對決賽用題更加熟悉。答題習慣也更容易拉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喵喵尒説
“能夠進入省隊的學生,背後自然站著競賽強校。它們之所以被稱為競賽強校,先有的難道是聰慧的學生?”
左畢搖了搖腦袋,“不,先有的是資源投入,然後有的底蘊,最後才是吸引更多天賦學生。”
“底蘊,很多時候就決定了大部分學生的上限。特別是東道主,完全能夠進行針對性培訓,熟悉題型都是小意思。”
——是的,沒錯。牛的不是做到改編題甚至原題……還有更牛的——有些學校能直接將命題人請來講課啊!
這就是資源和底蘊。
想到這,左畢語氣有些無奈。
“這一點,的確不算是公平。但你總不可能把XX的學生趕走,趕到外省去培訓吧?”
左畢如此反問道。
這個問題本身就包含了答案,不容置否。
“這件事本身沒有什麼不對。”陸明也隻得承認這點,畢竟是現實。
“那第二類資源優勢呢?”
“第二類?”
左畢嘴角掛著若有如無的笑容:
“是實驗環境,包括實驗室、實驗用具在內。”
“XX省隊裏參賽學生最多的,就是來自XX師大附中的學生,而此次實驗指定場地正是XX師大。”
“雖然原則上舉辦指定的大學三年內不能辦實驗培訓,但小規模的實驗還是存在的。”
原則上而已,懂的都懂。
看著師哥嘴角略帶嘲諷意味的笑容,陸明的臉更是一沉。
——原則上啊……
誰來做這個原則的監督人?
若真的有那麼個人,繞過即可。
不允許舉辦實驗培訓,那我舉辦的不是培訓不就好了嗎?
隻要規模小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沒人知道。
若更嚴重點,原則履行看個人……那結果不言而喻。
“你是說,XX的學生有可能提前熟悉過實驗儀器?”
陸明的聲音很低沉,也就隻有身邊的左畢能聽清楚。
左畢掏出一張紙,抖了抖煙柄,灰屑飄落。
“嗯?我有說嗎?我沒說啊。”
他撐著窗台,悠悠地說:
“我隻知道,XX的實驗都做得挺不錯。至少比不是東道主的時候好。”
每一屆東道主,或多或少都會發揮超常。
當然,也有例外。
海上作為東道主的時候,成績就沒啥起伏……
陸明也不是傻子,心裏明白就好,沒必要點名,他接過話茬:
“這次似乎也不例外。然後,東道主優勢還有其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