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腦比想象中的要神奇,就算沒有心算能力,還有手不是?拿筆算啊!
這麼一聽,李浩源覺得好像也是這麼一回事。
你總不可能總在實驗室泡著吧?亦或者抱著打開仿真軟件的電腦睡覺?
他有些心動了。
“好吧,我試一試。”
麵對好學的學生,池遠給予肯定,並附贈自己收集了好久的數據——也不多,就是一些實驗手冊和器材使用說明書,一個器材好幾種型號,也就幾個G而已。
“好好學,一會兒我陪你做實驗。”
看著池遠一臉的欣慰,再看看對方發來的幾個G的‘學習資料’,相比另外的學習資料它的確顯得不多,但……這玩意是能背下來的?
“……好。”李浩源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池遠能行,他身為天才,試試說不定也行呢?
沒了李浩源的打擾,池遠繼續完善自己的企劃。
框架有了,還得細節到每一個部分呢。
……
晚飯後,兩人在房間內複習實驗。
李浩源在【學神光環】加持下,悟性極佳,很快便領悟到了要訣。
隻是時間還是有限,他隻能先將常用的一些裝置和試劑信息記在了腦子裏。
在旁人的眼光看來,這兩個人就是在發病——閉著眼睛,一邊空手模擬實驗。
那手法,好像手裏真的有試管一樣。
皇帝的實驗器具。
一番操作後,池遠關上腦內模擬的螺旋式攪拌器的開關,睜開了眼睛:
“最終產物1.7克,理論值。”
畢竟不可能臆想稱重。
李浩源也睜開了眼睛,有些興奮:
“我有2.1克!”
聽到這個數值,池遠微微一笑:
“我第一次做這個實驗也是這個數值。你再回想一下,副反應的材料損耗、轉移時器壁上的殘留這些因素,你有沒有考慮進去?”
“這……也要算進去?”李浩源一臉為難。
要不是有池遠這個例子在眼前,他都會覺得對方就是在扯淡。
“當然,雖然不準確,但你也不能直接忽略。化學實驗嘛,還不是驗證已知性質實驗之類的,那就需要全麵考慮。”
“可以沒有,但你不能沒有考慮到。需要的就是‘發散思維’這玩意,當然,通俗點也可以說‘杠精’的必備素質。”
“這個我也覺得,想要當一個好的科學家,就得學會抬杠。”
李浩源打了個響指,表示讚同。
至於為什麼好的科學家都是杠精?
因為他們提出的每一個理論都要被反複捶打,在各種條件和環境下驗證它的準確性,才能嚴謹到被大家所接受。
就算是提出這一理論家的科學家死了,若幹年後,他這一理論還是會被後人拎出來,反複鞭打。
若有偏差?那這一理論就到頭了,遲早會被其他理論所代替。
比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它之所以被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代替?
引發的源頭就是後世的科學家們發現,用萬有引力計算水星繞日進動角度有偏差。
即使這個偏差非常小,每100年才會偏差不到1%的度,但偏差就是偏差。
這一理論不適用,就需要有其他的理論來代替它。
“沒錯,就是一次次抬杠。所以,再來一遍?”池遠邀請道。
李浩源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隻要能贏過安東那個裝逼怪,現在把全部精力放在化學上又何妨?
兩人又開始閉眼亂舞。
他們還沒有得出第二次的結果,“咚咚咚”的敲門聲就響了起來。
安東隻是象征性地敲了敲門,便走了進來。
看到房間內閉眼‘發病’的兩人,他撓了撓腦袋,委婉地說道:
“你們在打太極?”
李浩源放下手,“在修煉武功秘籍。”
安東懶得理他。
“找我們倆,有什麼事嗎?”
池遠早就放下了手,說真的,剛才那動作在旁人看來的確羞恥。
指了指自己的手機,安東解釋道:
“你們倆都不看群的?看群裏的討論說,理論出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