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腦洞要大(1 / 3)

理論考試結束後的下午,本來應該準備明天的實驗。

但大多數人都忙著估分對答案,70%的理論分真的能決定很多。

隻要你理論分值夠高,實驗按部就班地做,最終得分也不會差到哪去。

但跑來跑去,打聽消息,估算自己的排名就沒必要了。

至少池遠和李浩源對這玩意並不在意。

前者覺得得到國金不難,後者在對答案的時候,就跟安東那個麵癱分了個勝負。

安東畢竟是去年的第四,實力擺在那,李浩源總是‘三心二意’哪能一下子就追上他?

不過,他有自信,對自己的天賦很有自信。

實驗還沒考呢,怎麼能輕易蓋棺定論?

所以,他就拉著池遠在宿舍複習。

他發現池遠有時候閉眼手上亂舞,原來不是發病,而是在腦內模擬實驗後,就像是發現了大寶貝一樣,拉著池遠請教。

實在拗不過他,李浩源這個家夥太想打敗安東了,池遠隻好提醒道:

“其實這種方法,你應該早會了,隻是你沒特地去使用而已。”

“早會了?”

李浩源想了想,自己從前也沒有這像是夢遊一樣的症狀,趕忙搖了搖頭。

池遠無奈地撇了撇嘴,繼續提醒道:

“最基礎的就是模擬物理情景啊,就是一開始物理老師就告訴我們——讓我們去想象某一道大題的情景,用物理知識去推測會發生什麼情況。這種方法對物理和思想的培養是很有用的。”

李浩源仔細思索了一下。

“比如,就像是一邊走路一邊想象各種碰撞?”

“坐公交車和電梯的時候,每次啟動和刹車都腦補一下受力分析。”

“騎車的時候,想象一下輪胎的每個質點在拐彎和傾斜時的運動趨勢……這種?”

李浩源回憶著,但不太確定——這真的能派上用場?

剛開始接觸物理的時候,他就對這門學科充滿好奇。學點什麼理論就都想往現實中套。

不是都說,物理是世界萬物運行的原理嗎?他就想看看,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現象,是否都有對應的物理規律往上套。

“對。”池遠點頭肯定。

“但也不至於在腦袋裏安裝一個‘實驗室’吧?這腦洞得多大?”

李浩源想象了一下,連忙搖頭。

這難度太大了。

“也沒讓你一口氣吃下去撐死啊。”

池遠聳了聳肩,細細道來:

“就算是我,也是花了好久的時間才在腦子裏,將‘實驗室’完善出來的。”

“這個腦內‘實驗室’就像是那些虛擬仿真實驗軟件,隻是這‘軟件’安裝在了我們的腦子裏,可以隨時啟用練習。”

“這個‘實驗室’的最簡化版就是模擬物理情景。比如,你套用到現實中的物理規律,用於解釋二者相觸碰會發生什麼情況。”

“換到化學實驗室,就相當於解釋兩種物質和多重物質作用的效果,所以,你記的物理規律,到這裏變成了某一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但隻是記住可不行,你要讓它們‘動’起來,一切的前提還是你將那些性質、作用融會貫通。”

“就像你看到車啟動就能對它進行受力分析,在‘腦內實驗室’中,你看到兩個物質作用,就能猜出它們會發生什麼現象、生成什麼……”

“比如冒什麼顏色的煙,生產什麼顏色的沉澱,有什麼樣的味道,發出什麼樣的響聲……諸如此類。”

“這是性質研究,然後我們隻需要再記住一些數據。從定性轉化到定量研究。”

“如此一來,通過腦內計算,就能得出一次模擬實驗最終的模擬結果。”

“甚至,我們能通過最終的結果推測實驗過程中的危險點,指定相應的改進方案。”

簡而言之,看的要進腦,多思考理解,構建畫麵,腦洞要大開!

李浩源聽著他這一番講解,嘴巴張了張,眼神古怪:

“什麼叫‘隻需要記住一些數據’?”那麼多數據,真的能記下來嗎?對此,他保持懷疑態度。

“慢慢來咯。我覺得挺有用,睡前躺在被窩裏還能做一做實驗。”池遠如此說道。

就講究一個——高效!

就算是簡化版的,也能幫助記下書本上的重要實驗操作,定性還是很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