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可能是醫生吧(1 / 2)

“程凱老師說,這個實驗本科生做,能拿到70%都算是非常優秀了,你這第一次做產率能超過80%,已經很厲害了好嗎?隻要多做幾次,把握好劑量、溫度和時間,大概還能提高產量。”

陶子沒好氣地說道。要知道,她第一次做,產率僅僅隻有60%左右……但滿分如果是40分,她也能拿到30分了。

經過練習,就算是現在,她的產率也不會比池遠高到哪去。

其實這並沒有參考性,畢竟,決賽時拿到的題目基本都是陌生的!

因為條件受限,即使實驗地點在大學的實驗室,產率的極限也大概在理論產量的90%。

所以,決賽評分時,滿分若是40分,最終的產率隻要高於80%,就是滿分。

70%,35分。

60%,30分。

以此類推。

這是其中一部分,另外還要看實驗操作……就池遠剛才那僵硬的實驗操作,其實已經扣了一些分了。

想到這,陶子稍稍心裏平衡些許——他們倆的差距,其實也沒有想象中那樣大。

陶子嘴角又重新勾起了笑容。

“這樣啊?那我還挺有天賦的?”池遠摸著有點胡渣的下巴,得意地喃喃自語。

他發現,自己在實驗這塊兒上手真的很快,多少應該算是有點天賦在裏麵。

“隻是雜質還是多了點,副反應還是多了啊。”

說起這個,池遠還是覺得物理實驗更得心應手,化學實驗中的未知太多了。

它本質上就是人工操作分子運動,通過斷鍵成鍵,成環,創造出人類需要的物質。

但終究還是不能完全控製的過程,這鍵啊,怎麼可能完全聽話?

不過,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曆史上倒是有很多有用的物質,曾經都是所謂的‘雜質’、意外的產物。

這也是化學的魅力之處。

“不過,池遠,你剛才加熱回流那番操作是跟誰學的?”陶子突然問道。

正在反思的池遠思路被打斷,眨了眨眼睛,回憶了起來。

“恩……我說我在小說裏看到的,沒想到還真有用,你信嗎?”

“……”陶子一時語塞。

但看池遠也不像是在開玩笑的樣子,出於試探的心態,她還是開口問道:

“什麼小說?”

“《學魔》。”池遠豎起了大拇指。

……

接下來,陶子又開始對池遠的操作進行糾正,還會加上程凱老師浸淫化競多年收集來的實驗技巧,輔以她自己的理解。

這樣汲取經驗的好機會,池遠自然不會放過。

從基礎的順口溜:

固體需匙或紙槽手帖標簽再傾倒。

讀數要與切麵平仰視偏低俯視高。

試紙測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測最好。

試紙測氣先濕潤粘在棒上向氣靠。

酒精加熱用外燃三分之二為界限。

硫酸入水攪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濺。

實驗先查氣密性隔網加熱杯和瓶。喵喵尒説

排水集氣完畢後先撤導管後移燈。

再到一些總結出來的技巧:

比如加無水乙醇的時候,放慢加入速度,同時快速旋轉燒杯,使得無水乙醇旋著圈流下。如此一來,就能將依附在瓶壁上的其它原料一同衝下去,保證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