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今天學什麼(1 / 2)

對這樣的學生,傅成真是又恨又愛。

這倆孩子自學能力太強了,很多地方一點就通,根本不需要他多加解釋。

但給他們倆上的一節課,相當於給本科生上的7、8節課,備課是真的累。

但,哪有老師會不喜歡這樣的學生?

可以傾囊相教,就算上課時興致上來,扯得再遠,這兩學生都可以跟上。

池遠看到教授低頭研究教案,也抽空看了看麵板:

【物理:291→350】

他算是將物理本科內容融會貫通了,但評分還是卡在了350分。

這說明,剩下的50屬於研究生範疇。當然,研究生內容不隻50分,隻是他之前學得比較廣,一些不屬於本科的知識也不小心學會了。

英子的進度應該和他差不多。他的學習時間更長,直接追了上去。

他很期待今天傅教授的內容能不能讓他突破350。

“傅教授,那我們今天到底學什麼?”

英子同樣興致勃勃地看向教授,眼神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今天是最後一堂課,我們也學著第一節課,教點有意思的東西。”

傅成笑著轉頭,在黑板上寫了一個矩陣。

“我在講述各類坐標係的時候,就跟你們講過這個問題。”喵喵尒説

“矢量選擇坐標係展開,表示成單位矢量*分量的形式後,可以將單位矢量寫成行矩陣,分量寫成列矩陣,簡化計算。”

“還記得我反複強調的矩陣實質嗎?”

傅教授很喜歡這玩意,或者說他很喜歡數學方法,所以作為學生,池遠和喬英子每天都要聽上兩遍。

不用思考,他們就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記得。空間變換,可以實現換坐標係的效果。涉及圓、圓柱、球時,能快速簡化運算。”

連每個字都是一樣的。

“對,空間變換。今天我們講一個由矩陣‘空間變換’抽象出來的實例——量綱分析。”

傅成轉身在黑板上寫下【量綱分析】幾個大字。

“量綱分析?”

這種分析方法,在力學本科階段就會學習,但實際上,他在物理學各個分支甚至是數學都能加以運用。

尤其是對於流力力學、爆炸力學這些力學的科學研究及工科的工程問題分析,不可或缺。

但競賽題裏用處不算多。兩個也隻是知道最簡單的用法。

傅成點了點頭:

“這是一個很玄學卻很科學的分析方法,你們以後肯定得用到。”

“我相信你們剛學物理的時候,物理老師一定強調過‘計算時要帶上單位’。”

“本質上,這也是在強調物理計算中,數字計算是表象,量綱計算是實質。”

池遠在學物理的時候,就已經朦朦朧朧地感覺到了,但不知道這原來是也有一套方法,直到接觸量綱分析。

舉幾個量綱的例子:

速度的量綱[v]=[L][T]^(-1),對應單位m/s;

加速度的量綱[a]=[L][T]^(-2),對應單位m/s^2;

有了前人的理論基礎,力學中的量綱最終都可以表示為‘[Q]=k*[L]^α*[T]^β*[M]^γ’這樣的形式。

其中,L表示長度量綱,T表示時間量綱,M表示質量量綱。其餘都是係數。

不難看出,量綱其實和單位息息相關。因為單位隻有和數字一起用才有意義,不能單獨使用,所以才引出量綱這個概念。

傅成轉身在黑板上畫了一張單擺,指著它說道:

“你們有基礎,那我直接舉個簡單例子——單擺模型。此時,我們需要估計它的單擺周期T。”

隨後他笑了笑,“你們倆肯定記得公式,但今天我們就裝作不記得,而且要忽略空氣阻力。”

池遠扯了扯嘴角,因為教授後麵一句是看著他說得。

好吧,他建立物理模型時,最喜歡把影響因素考慮完全。

比如估計一般人走路的速度,他就不僅會考慮腿長、重力、空氣阻力、地麵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