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劉靜以身說教(2 / 2)

真的是為了兒子,放下了身段。

一直默默觀察宋倩的劉靜笑得更溫柔了,她想到了自己的愛人。

季勝利在外一直是個嚴肅的區長,在家卻是外強中幹。

不會浪漫,但是他在努力。就算別人都是送一束花,他抱了一束蘋果回來……但她還是很喜歡。

不善表達,但是他聽取意見勇於行動。隻要她說得有道理,他絕對會聽進去。

“我的意見,我愛人聽進去了,但在猶豫。我就拉著他去楊楊舅舅的卡丁車俱樂部,學一學開卡丁車,讓他親自體驗體驗。”

“一開始楊楊聽我談起嗤之以鼻。畢竟孩子們又不傻,他們一開始會觀望,會想:這是不是在借著他喜歡的事情,討好一下,然後希望他以此回報什麼。”

聽到這番話,宋倩突然呼吸一滯。

她終於理解自己“自欺欺人的理解”為什麼會換來這樣的結果了。

沒錯,討好和回報……

至始至終,她就沒打算去了解英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而是希望把這些當做燃料,讓英子駛向她想要的方向。

終於明白了自己“虛假的理解”,宋倩覺得自己的心情輕鬆了不少。

“然後呢?”宋倩眼神一亮,連忙問。

這麼一個案例擺在她麵前,她迫切地想到知道結果。

同為母親,劉靜理解宋倩的著急,隻是笑了笑,繼續說:

“沒有任何轉變是突然出現的。我愛人也不服氣楊楊的態度,就算我沒帶他去卡丁車俱樂部,他也會自己去練。這些其實楊楊都看在眼裏。”

“楊楊啊,他某一天突然來跟我說:他爸肚子太大了,光練車不行,平時也要多鍛煉體魄。嘿,瞧瞧,真想去理解孩子,孩子哪會看不見?”

說完,劉靜又轉頭詢問宋倩:“對吧?”

“好像是這樣……”宋倩把後背靠在了靠椅上,心中的迷茫一掃而淨。

就連人家一個大區長,為了兒子,也能放下身段,去感受兒子喜歡的東西,嚐試去理解。

同為父母,她還不是區長,為什麼就不能嚐試著去感受呢。

劉靜同樣往後靠了靠,她說的都是實話。

這些話能夠幫上英子,當然更好了。

但她的話還沒有說完,她又轉頭看向同樣作為母親的宋倩:

“我愛人進行了‘實地考察實踐’,最終得出的結果是他理解楊楊對賽車的喜愛,但也得知成為賽車手很困難。”

“因為楊楊起步太晚,一名車手在8-12歲就要在各級卡丁車勝出,甚至參加國際比賽。”

“那你們打算怎麼做?”宋倩問道。

劉靜眨了眨眼睛:

“溝通交流。隻有互相理解隻是第一步,父母也不能毫無條件地支持孩子的夢想,那反而是對孩子是不負責任。”

“而且有了互相理解,孩子也樂意接受意見。他喜歡賽車,我們支持。但也不是隻有當賽車手一條路。”

“原來是這樣……”宋倩臉上多了些許笑容,誇讚道:“楊楊擁有你們這樣的父母,一定很幸福。”

真的,特別是有劉靜這樣一位“無比清醒”的母親。

“言重了,這本就是父母應該做的。再說了,誰小時候都有叛逆的時候,這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孩子會從中學到很多。”

。您提供大神你學習了嗎的小歡喜:學神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