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昭告天下(2 / 3)

又過了數日,先前休假的莫離、莫天威和柳世卿都重新就位,子昱也著手準備公開昀兒身世的真相了。

金鑾殿上,眾文武稟奏完畢,都恭恭敬敬地垂手肅立。子昱把奏折瀏覽過一遍,便讓莫離收起,準備隨後再去批閱。

大殿裏鴉雀無聲,他忽然問道:“諸位愛卿,朕昨晚不經意看到幾闋詞,其中有‘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句子,又有‘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雲雲,隻是一時想不起來是何人所作。”

“回稟聖上,”簡言笑著拱拱手,“此乃南唐後主李煜所作。”

“啊——”子昱點著頭,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對了對了,就是他。哎,子雲,你對這位李後主有何評價?”

“臣不敢妄議。不過真要說的話,臣以為他實在不該生在帝王家。”

“何出此言?”

“他有滿腹才情,詞作堪稱一絕,可若論治國,臣對此不敢恭維。”

“子雲在這方麵確實眼光挺高的,”子昱笑道,“君問,你說呢?”

史策拱手出列,笑了笑道:“臣倒以為,他生在帝王家,也好,也不好。”

“不好的子雲剛才已經說了,”子昱笑笑,“你就說說為什麼好吧。”

君問道:“方才聖上所吟詞句,都是他在亡國之後所作。在那之前,他的詞就跟他的是生活一樣浮華奢靡,可是亡國之後,詞風大變,其中的沉痛、悲涼,無論何時都能令人扼腕。若沒有這樣一番非同尋常的遭遇,隻怕也不會寫出如此刻骨銘心的詞章了吧。”

“也有道理,”子昱點點頭,“對了,他後來到底是怎麼過世的?”

“這……”眾文武麵麵相覷,畢竟這事多多少少也是個禁忌話題。

“怎麼了?”子昱故意裝傻。

“回稟聖上,”刑部侍郎傅謙稟道,“這是當年太宗皇帝在位時的事情,臣等不敢妄議。”

“是因為民間有傳說是太宗皇帝以毒酒賜死了他,你們才不敢說的嗎?”他一針見血,更讓眾人噤若寒蟬。

“聖上,”子青出列拱了拱手道,“民間傳說畢竟也隻是傳說,就連史書也可能造假,傳說的真真假假更是無從判別,倘若一定要尋根究底,也隻有兩個人的話可以取信。”

“哦,哪兩個?”子昱好奇的看著他。

“太宗皇帝和李後主。”

子昱忍俊不禁:“又被雲樞密擺了一道!好吧,前人之事,咱們姑且不說了,倒是這會兒朕忽然想起來,前陣子聽到一個故事,跟大宋與南唐的這段糾葛多多少少有些關聯——諸位愛卿有沒有興趣聽聽這個故事?”

“臣等洗耳恭聽。”

子昱從寶座上站了起來,笑著步下台階:“那,朕便給諸位講講這個故事吧——就從傳奇小說最喜歡用的‘才子佳人’開始說起吧……”

他繪聲繪色地把柳世卿講的那個故事講了一遍,其中自然也有他的“再創作”,不明就裏的文武大臣都噓唏不已。

“……這對小兄妹在母親去世之後,一直相依為命,可是沒想到,就在四年之後,有一天小哥哥去林子裏打柴,就再也沒回來,隻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小妹妹。小姑娘生而無父,年幼喪母,這下又連唯一的哥哥也沒有了,鄉鄰們憐惜她,便東家一尺布、西家一口糧地接濟她。她在這些好心人的關照下漸漸長大,也時刻不忘母親的諄諄教導,除了學家務女紅,還學念書寫字。就在她十六歲那年,文武百官為了給剛登基不久的新皇慶祝生辰,紛紛先上賀禮,而她幫揚州知府繡的一架繡屏卻從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之中脫穎而出,博得新皇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