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說再多也不如他嚐過味,黃文騰直接吩咐道“石頭,去夾碟泡筍給大爺嚐嚐。”
“你們把小筍做成了泡菜,這主意不錯,怎麼就沒有村人想到這呢?”吳大勇倒沒客氣夾起一條就丟進了嘴裏。
“這真是筍做的?怎麼這麼好吃?”吳大勇不敢置信的問道,就算是村裏人把它做成泡菜怕也沒有這味道,看來能賣這事是真的了。
“怎麼樣?這總該相信我們了吧。”黃文才無奈的道。
“行,我這就回村裏讓村民明天上山扯筍,保證把筍剝得好好再送過來,二文一斤是不是太貴了點,一文錢都能買兩個雞蛋了。村民去鎮上打工也不過三十文一天,這去扯小筍,一人一天三四十肯定能扯到。”吳大勇不怕賣不出去,又怕他們小孩子不懂物價擔心的道。
“放心吧,大爺,這個價是我們仔細算過的,隻是還得請您幫村民說說,不要讓他們到處說我們收筍是做泡筍。”
“這個你們放心,旁邊不是還有很多空屋嗎?到時你們收的小筍就放在那邊,你們這邊院子關好,不要讓別人進來。”
黃羽墨他們對看了一眼,覺得這主意不錯,從源頭切,這樣就沒有那麼多不必要的麻煩。難怪誰都說溈山村雖然窮一點,但女兒不愁嫁,男孩不愁娶不到媳婦,有這樣的村長,村民歪也歪不到哪去,村風很好,很少聽村民爭吵。.伍2⓪.С○м҈
第二天李誌安負責把筍送去縣城,其他人也沒上山,家裏的泡菜壇不夠,還需去溈水村定一批回來。
昨天他們扯出來的筍也都需要泡起來,想來村民到下午就會送筍過來了,還需要人負責去稱,本來他們準備錢是一天一結,吳大勇卻覺得沒必要,就定下來五天一結,隻需要把數記好就行。
果然等他們把泡菜壇買回來洗幹淨,陳子平他們把昨天的筍焯水晾好,就有村民背著筍過來過秤了。
“文才,這筍真能賣錢呀?不會是騙你們的吧。”來的是吳大勇的侄子吳誌強。
“放心吧,誌強叔,我們不會做虧本生意,你這筍剝得真幹淨,樂生,幫忙過秤。”他們搬來一張桌子,黃文才拿筆記,趙樂生與李德元在一旁稱。
“除筐二十二斤。”
“好呢,誌強叔二十二斤,我這給你記好,這個紙條你收好,上麵寫著你這次的重量,到時你拿這些紙條過來,一塊結算給你。”
“二十二斤,二文錢一斤,那不就是有四十四文了,這可比我去外麵打短工強多了,不行我得趕緊去扯。”說完吳誌強拿起背籮就跑了。
有一個就有第二個,很快村民陸續的把筍送了過來,趁著人不多,趙樂生他們把筍送到院子裏,焯水晾幹然後入菜壇,大家根本沒空閑休息,累得都不想說話。
“我回來了。”李誌安笑咪咪的走進了院子“你們看,我帶什麼回來了。”
早上李誌安背筍的背籮一揭開蓋,一股香味就飄了出來“李叔硬是讓我帶幾道菜回來吃,都不容我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