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前言-拜堂成親(1 / 2)

曾愈已經吃完了奶奶為他做的最後一頓飯,盡管電飯煲裏的米飯已經有些發黴,但是他依然是吃了,吃得幹幹淨淨,粒米不剩。

他知道奶奶年紀大了,自己遲早要麵臨失去她的這一天,即便沒有末世也就是幾年以內的事情,但是當他真的來到這一天的時候,還是難以自抑的痛哭了起來。奶奶很嘮叨,甚至什麼事情都要關心一下,無論是自己的大小事情,她都想問個清楚,他以前總是覺得很煩,但是在真正失去她的這一天,當這個家裏少了她的聲音的時候,他又會懷念她還在的點點滴滴。他忽然好像理解了奶奶一些難以理解的念舊行為。在爺爺去世以後,奶奶依然還會訂報紙,七八年來一直如此,從未間斷,每每家人聚餐的時候甚至還會把爺爺的照片掛出來,然後空一個座位多一副碗筷,就好像爺爺還在似的。七八年來的報紙都如嶄新的一樣,她幾乎沒怎麼看過,但是她說看到報紙就會覺得爺爺還在,覺得爺爺沒有走。

曾愈撫摸著這幾天新拿到的報紙,在這個網絡橫行的時代,還有幾戶人家還在訂報紙的呢?他們家還真是懷舊啊.....

他有意無意的拿起報紙翻閱起來,卻是注意到了一條早之前被他忽略的新聞

《全球上空出現驚人的日中日景觀》

《日中日景觀依舊在持續中》

《天文學家表示以往從未觀測到過日中日景觀》

一連三天的報紙都對這一新聞事件進行了報道,他之前也用肉眼觀測過,似乎就是太陽周圍多了一層淡藍色的光圈一樣,和日暈的感覺差不多,但是卻是比日暈要好看。

就在這個奇異現象的第三天中午,末世就降臨了,有這麼湊巧的嗎?

如果說要讓全世界所有的人類產生變異,傳播速度最快範圍最廣的就是通過日光,無論是下雨也好還是飄散霧氣也罷,都不可能被全球百分之90%以上的人接收到,很多人的工作場景就是室內,甚至很多宅男兩三天都不會出門,如果要讓這樣的人產生變異,無疑日光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日光在白天也會透過折射和窗戶照射進屋子裏。

而且如果從自己之前對末世的推論,自己是身處一個遊戲世界的話,那麼所有人都隻是一堆數據。要把所有人的數據都一個個修改是肯定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有一個很好的載體去全方位的篡改數據的話,會要事半功倍得多。

所以幾乎可以肯定,"日中日"就是末世開始的信號。

可惜啊,自己即便現在推論出這樣一個結果也無濟於事,事情已經發生了,自己又不可能重生一次回到過去,知道又有什麼用呢?

不過從係統的設定來說,貌似不僅僅是為了決選出一個最強者出來,而是還有別的目的。令曾愈最想不通的問題有很多:

係統為什麼不直接告訴所有人有異能這件事情,而是要讓每個人自行發現。

如何變強增加經驗值為什麼也需要摸索,為什麼用熱武器和大部分冷兵器殺死的不算做經驗,隻有徒手或者異能或者魔法兵器殺死的才算。

增加了經驗值之後身體感受不到明顯的變化,升級之後產生的變化也很細微,如果不是因為血量或者精力低於上限的40%陷入昏迷,幾乎沒人知道有黑暗空間可以升級異能,這又是為什麼?

魔法裝備是從何而來的,按照曾愈的猜想,魔法匕首是有兩把的,但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兩把魔法匕首呢?這麼多天他也隻見到了這一把魔法物品,難道那五個色魔人渣運氣爆棚,獲得了空投箱?

就連所謂的氣血上限加成也是他和周瑤猜想出來的,如果不是他的逆天回複,有哪個正常人會像他一樣掉那麼多血呢?那是不是意味著很多人在屬性未達到顛覆的時候就選擇了升級,從而逐漸在未來的爭鬥中落入下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