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曆史的真相(1 / 2)

文武百官聽著聖旨,一個個臉上都露出了震驚的神情。

弘治皇帝實在是太打發了,一次性封了七個侯爵,四十多個伯爵,這可以說是自從朱棣奪位以後第一次如此大肆封賞功臣了。

盡管這一次新軍確實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勞,但一次性封賞如此多的功臣,這等於說硬生生的新造出了一批大明的武將勳貴出來了。

傳統的武將勳貴們一個個眼睛都紅了,要是自己家族的子弟早早的就跟著進太子爺的新軍,說不定這次也能夠撈一個鐵飯碗回來,到時候不說一門兩國公,一門兩侯爺那也是足以名垂青史的了。

所以他們也是後悔了,心裏麵一個個也是在思索著早點講自己家族子弟送到太早爺新辦的陸軍、海軍學院裏麵去深造。

以前隻是覺得太子在小孩子玩過家家什麼的,辦不成什麼大事的。

現在看來,所有人都低估了太子、也小看了這個僅僅隻有十幾歲的太子爺。

至於文官們一個個則臉色陰晴不定,他們好不容易才將大明的武將勳貴給踩進了泥坑裏麵,好不容將大明勳貴的脊梁骨都給打斷了。

現在好了。

經此一戰,大明雪恥,這些武將勳貴們也一雪前恥了,腰杆子可以再次挺得筆直,可以再次站起來了。

更重要的是天子一次性就封賞如此多的爵位,這等於說又遭了一批武將勳貴出來了,以後朝堂上很有可能就不是他們這些文官們的一言堂了。

再加上太子親近這些新軍,這以後搞不好就會更信任武將。

不僅僅是文官集團喪失話語權,而且太子親近武將,這必然會好戰,好戰就有這些武將們用武之地,將來還會誕生更多的武將勳貴集團。

此外天子好戰無論如何對於奉行儒家治國那一套的文官們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什麼好戰必亡、窮兵黷武之類的帽子都是可以扣上去的。

文官們彼此互相看了看,都很想站出來表示反對。

然而,這一次新軍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

一舉殲滅十二萬草原大軍,活抓達延汗。

如此天大的功勞,足以名垂青史,縱然是文官們又一萬個不願意,也必須在曆史上好好的大寫特寫這一筆,彪炳史冊、曠古爍今的偉大功績。

縱觀整個華夏曆史,你都找不到一場能夠和這相媲美的戰意。

縱然是強如漢唐,也沒有說一次性殲滅十二萬草原大軍,活抓達延汗的案例,霍去病隻是斬敵上萬就直接封侯了。

新軍殲敵十二萬封幾個侯爵,一堆伯爵也不算什麼的,甚至於可以說有點刻薄寡恩了。

所以這些文官們也是不好站出來說什麼,這樣的功勞配得上這樣的封賞,如果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的話,那就是將新軍給得罪的死死地,並且也毀了自古以來軍功封賞的傳統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新軍的將士一聽,頓時就齊聲的高呼萬歲。

霍雷、衛言、楊大山、趙三娃、薛飛、張自強等人則是一個個滿臉的笑容,這鐵飯碗來的太容易了一些。

說實話,他們去年的時候還僅僅隻是普通的京營士卒,在哪裏混吃等死,毫無未來的活著。

沒想到加入太子的新軍,兩次戰役,自身的損失微乎其微,依靠強大的火槍和武裝到牙齒的精鐵騎兵。

他們輕輕鬆鬆的就殲滅了十二草原人,以前的時候大家談虎色變,談到草原騎兵就嚇的半死。

但其實現在看來,這草原騎兵也就是這個樣子。

這些草原人其實也就是一群牧民,仗著從小騎在馬上,弓馬嫻熟,所以欺負下大明的這些邊軍、軍戶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麵對新軍這種職業軍人,武裝到牙齒的職業軍人,再加上還有先進的火槍,這些草原騎兵也就露出了它本來脆弱的一麵。

麵對武裝到牙齒的大明鐵騎,完全是一麵倒的屠戮,麵對新式的火槍,更是自殺式的衝鋒,完全就是碾壓。

其實農耕王朝麵對草原遊牧民族並不是沒有辦法,而是很是有農耕王朝的統治者能夠齊心協力的來解決這個問題。

就像大明,總是天子有幸要解決這個問題,這些文官集團也總是在拖後腿,文官領軍,貪汙腐敗、裝備飛馳、訓練鬆弛、老弱病殘一大堆,還吃不飽飯、拿不到餉銀。

你指望這樣的軍隊去打贏草原人?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有漢武帝、唐太宗、朱棣這樣的帝王,集中力量來對付草原遊牧部族的時候,完全是可以壓著草原遊牧民族打的。

草原遊牧民族雖然地域廣袤,但是人丁稀少、從來都沒有超過百萬,青壯就更少了,是經不起和中原王朝長時間的消耗。

這要是匈奴人、突厥人為什麼最後都被打炮了的原因。

中原王朝的力量是遠強於周邊遊牧部族的,也肯定是強於遼東的女真、東南沿海的倭寇、海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