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偉心地善良,遇到窮苦的人,總是掏出錢來,多少接濟一些。因此,遭到不少人的嘲笑,說他是假聖人。方偉倒不在乎那些閑言碎語,還是我行我素,能幫多少算多少。
時間長了,那些說怪話的人,慢慢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從心裏佩服方偉,願意和與之交往,他周圍聚集了一批各行各業的朋友。
方偉在當地人脈很廣,因為他有一顆善良的心,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方偉想,眼前這個小夥子,幫還是不幫,先聽他說些啥,弄清事情原委,再做決定。
“沒錢還坐火車?豈有此理。”乘警嚴厲的口氣說道。
“確實沒錢買票,家裏很窮,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沒有借到幾個錢,連路費都沒湊夠。”小夥子解釋道。
“像你這種說法的人,我見多了,如果不補票的話,下站必須下車,把你交給車站派出所處理。”列車乘警態度堅決的說。
“同誌,不,大叔,你就行行好吧。千萬不要把我趕下車,”小夥子忙把同誌改為大叔,用祈求地口吻說道;“我真沒錢,要是有錢的話,我肯定會買補票的。”
小夥子說完,眼淚汪汪的看著列車乘警與車長,同時,把母親給他路上吃的幾個幹巴巴的、有點兒發黑的野菜餑餑拿了出來,放到餐桌上說道;“這是娘讓我帶上路上吃的,其它啥都沒有了。你們要是不信的話,我可以把衣服脫了,讓你們搜查。”
列車長是四十多歲女同誌,聽完小夥子的訴說,看見小夥子拿出來的野菜餑餑,嚴肅的態度緩和了許多。乘警年齡大概五十來歲,是個男同誌。看著和自己兒子大小一樣,流著眼淚的小夥子,剛才的凶相少了許多。
“你要去哪兒?去幹什麼?”乘警用緩和的口氣問道。
“去嶺南市,聽說那邊工作好找,隻要能吃苦肯幹,就能掙到錢,隻要能掙到錢,就能改變家裏的生活。這次我出來,背負著全家人的希望。”小夥子回答道。
方偉覺得沒錢人真難過,一點尊嚴都沒有,訓斥聲不時的傳進他的耳朵,方偉實在聽不下去,好像自己受到羞辱一樣。
“同誌,你好!”。方偉對列車乘警說道。
“你好!有什麼事,需要幫助嗎?”乘警客氣的問道。
“謝謝!不需要。”方偉用手指著麵前的年輕人,向乘警說道;“他是不是沒買票?”
“是的,他沒買票。我正在問明情況。”乘警回答道。
在方偉與乘警說話時,小夥子那雙淚水未幹的眼睛瞅著他,方偉也沒有多想,順嘴向列車乘警說道;“我可以替他買票嗎?”
乘警打量著他,轉臉看了那小夥子一眼,又回頭瞅著方偉,用懷疑的眼光,像是在審視一個騙子。
列車乘警足足考慮了有一分鍾,當時的氣氛真還有點緊張。可能是方偉迫切等待答複的眼神,乘警感覺到了,或許是這個舉動令他驚訝,這才慢慢吞吞,用疑慮的口吻說道;“好吧,你真的願意為他買票?”
“我願意為他買票!”.方偉肯定回答。
列車乘警聽了方偉肯定的回答,征得列車長眼神默許,然後對小夥子說道;“了解到你的實際情況,確實沒錢買票,就不做其他的處理了,把票補上就行。”
車長向補票員點了點頭表示同意,什麼也沒說就走開了。
“今天你是遇到好心人了”這種事情可能是乘警平時經常遇到,麵對小夥子用很平常的口吻說;“你還不趕快謝謝人家。”。
“謝謝!謝謝!謝謝…。”那個小夥子站起來,滿臉感激,繞過餐桌走到方偉麵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拉住手 ,‘謝謝’兩個字一直說個不停。
社會上富有同情心,願意幫助別人的人,不隻方偉一個。乘警在他力所能及,又不違反規定的範圍內,作出正確決定,列車長同意乘警作出決定時,望著那那個年輕人,流露出憐憫的眼神,還有鄰座兩個幫小夥子說好話的旅客,這些人都是懷有同情心的好人。社會上還是好人多,好人會有好報的。
生活當中,真的遇到過不去的坎兒時,還是會有好心人幫忙的。有能力的人,一個小小的善舉,可能改變窮苦人的一生。
補票手續辦完後,方偉把小夥子拉到餐桌旁邊坐下。此時,在餐車吃早餐的旅客,還包括餐車服務員,向他投來親切的目光,餐車裏的讚揚聲,弄得方偉怪不好意思。
小夥子瞅了瞅方偉,拘謹地低下頭,不知如何是好,慌亂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可能是方偉的幫助,使他擺脫了困境而感到慶幸,也可能是為自己的貧窮而難過,或許是因為詞窮,而無法用語言表達,他認為沉默才是最好的回應。
小夥子就跟犯了錯的孩子一樣,兩隻手在不停的撥弄著自己的衣襟,默默的低著頭不說話。可能受到他的感染,方偉也無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