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韓友仁(二)(2 / 2)

曾經,受人尊敬的父母,再也不能抬起頭。那份屈辱,皆是曾經受過自家恩惠之民給的。

他們,就在鎮中央,就在大庭廣眾之下,怒罵著小家夥一家。

他們,揭發著罪行,焚燒了地契。說受了那麼多年的剝削,就應該當場打死你們一家!

小家夥想要問一問,你們怎麼都變了臉?曾經都諂媚地喊著我韓小少爺,現在怎麼都一副恨不得活吃了我的模樣?

但是,小家夥不敢去問,甚至發抖的一聲不敢吭。因為,他若開口,就是狡辯。這群變了臉的人,真的會活吃了自己……

二十歲那一年,本是定好,門當戶對的妻,撕了婚約。本是規劃好,要去南洋學醫的路,沒了船票!

小家夥不懂什麼大道理,他隻知道,那一年!那些年,他看清了很多,也失去了太多……

二十三歲,告別父母,背井離鄉!

此非尋夢,也非躲債,隻是求一個改名換姓,棄了那地主之子的壞成分。

離開家鄉時,他不想再回來。

父親說,是祖上積德,讓我們一家還留了一條命。望你遵祖訓,矜貧恤獨,心懷善念……

小家夥沒有言語,隻是在墳前磕了頭,誓死不再回到這片傷心地!

離開家鄉的路,陌生,無期。

小家夥,變得髒兮兮,靠著乞討為生,心中滿是怨恨。

他怨恨天道

不公,怨恨書中導人向善的話,都是騙人的鬼話。

他怨恨家鄉的人,怨恨那些魔鬼毀了一個曾經幹淨的自己。

可還好,小家夥的機緣不錯,遇上了一個同樣乞討的老和尚。

這老和尚,看出了小家夥心中的怨恨,說著緣分是橋,貧僧來度你……

小家夥不屑,雖以乞討為生,卻也算學富五車。他道:“我無需你度,若我願意,隨便找個村落,做個教書先生也能過活。”

可是,老和尚偏執,一路跟隨,罵不走,打不走,攆不走!

至此,小家夥乞討的路上,多了一個老和尚,緊緊跟隨。

白天,漫無目的地趕路乞討,罵著人心髒,好人活不長!

夜晚,遮風擋雨的任何地,都有老和尚念經講佛,木魚靜心。

漸漸地,年輕人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也向老和尚坦露心扉,說:“老和尚啊,其實我聽得懂你口中的佛法,隻是看不清這世道。好人?壞人?嗬嗬,好人哪有好報!壞人,又何時嚐了惡果?”

“老和尚,你說你的佛,能度我?那就讓他現在出現可好?我要問問你那崇奉的彌勒佛,怎度我心中,無邊不平意?”

老和尚,從不回答小家夥這些話語。他隻是念著經,說得最多的話,便是:“緣分是橋,貧僧來渡你……”

二十九歲,行至太行山脈。

老和尚拉住了小家夥的手,說:“貧僧隻能度你至此了……”

“韓施主,貧僧擋了這些年,卻

終究還是看你走來了此地!”

“很快,該來的人會來,要麵對的劫數也要你自己麵對了……”

“等貧僧圓寂後,你要焚了貧僧的臭皮囊,好讓貧僧最後再度你一程……”

“緣分是橋,貧僧本意度人,卻度了自己……”

言罷,老和尚圓寂了,再也無法跟著年輕人。

那一天,小家夥哭了很久,傷心了很久。

他按照老和尚的吩咐,將其肉身燒掉,埋在了太行山脈。

隻是,在老和尚的骨灰中,有顆骨舍利,被小家夥收藏了起來。

他聽老和尚念經多年,知曉此舍利代表著什麼。但他心中無貪念,更不想將其換了錢財,隻做念想,隻為老和尚得了道而高興。

可時間終究讓小家夥懂得了老和尚圓寂前的所有話語。他們的相遇,是緣分。老和尚,佛法高深,卻隻留一顆舍利,何來得道……

距離家鄉遙遠的太行山脈。沒有老和尚陪伴的小家夥,對人生已經沒了盼頭。

漫無目的地他,走進了大山中,自言自語著:“沒有老和尚叨擾的夜,原來如此難熬……”

而在這大山之中,老和尚圓寂前說的劫,如約而至。

小家夥遇上一群山匪,本該像旁人一般去做那無頭鬼。

可幸得他讀書多,山匪頭子也看他順眼,便收了長刀,請他教自己的幾個兒子讀書認字。

小家夥不怕死,也著實沒地方去,便應了山匪頭子,去了那山匪窩。

在這山匪窩,小家夥有了

屬於自己的一份寧靜,也恍惚間覺得日子變得有了些味道。

可惜,他認識了一個話不多的老家夥,完完全全地改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