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周家族學入學熱(1 / 2)

這些人各扛著一個大包裹上了山。包裹裏裝著村裏婦人幫忙做的被褥,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從此這些人就被安頓在山上。

周沁每天都帶著周圓和十七泡在山上的作坊裏。

人一旦忙碌起來,就會忘記時間。

七月中旬,周淇陪著趙樹去府城,準備參加參加八月的秋闈。

周福早就得了周沁的吩咐,在秋闈考場附近替他們租了個安靜的小院。

中秋後傳來消息,趙樹中了舉人,隻是名次不太高,排在六十幾名。

趙家大擺三天流水席。鎮裏,縣裏好多認識的不認識的鄉紳,老板都來了。

同樣中了舉的安平縣縣令之子王昊,也來杏花村吃了趙家的席。並邀他一起進京準備第二年的春闈,被趙樹拒絕了。

趙樹聽了範老夫子的建議,不沉澱一下,參加下四年後的春闈。他自己清楚,他的學識不夠紮實,如果不是二姨姐的關係,沒有範老夫子的指點,他這次是不可能中舉的。m.X520xs.Com

……

族學經曆過六次考核後。範老夫子建議開丙班。

因為有幾個比較好的苗子已經從甲班升進乙班。致使乙班孩子們的學習進度差距太大。

比如在範夫子看來,開開心心,歡歡樂樂,還有縣令家十歲小兒子的學識已經到了可以參加童生試的程度。其他孩子在他眼裏也就多認識了一些字,多背了兩本書,知識麵和學習能力都和開開等人差的太遠。

本來打算再請個教學經驗豐富的老秀才回來教乙班。範老夫子繼續帶開開幾人教丙班。

但範老夫子卻讓趙樹來教丙班。他每月逢二和六給丙班上兩個時辰課。趙樹在學習上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找他。

趙樹自然愉快的接受了範老夫子的建議。

族長大伯爺家十四歲的小孫女周蘭蘭,村長的小女兒張香草經過六個月的刺繡學習,已經能繡點簡單的帕子,汗巾了。

對了,還有周圓的小姑子張翠香,本來在邑陽就有點做針線活的底子,雖然才學了兩個多月的刺繡,也能像模像樣的繡點東西了。但到底學的時間不長,比起周蘭蘭和張香草要差一些。

她們每天除了在族學學習文化知識,還能繡一會兒帕子或者汗巾。刺繡師傅會根據品質用三到六文銅錢一個收了,送進縣裏的成衣鋪子裏售賣。這價錢是扣了做帕子用的布和繡線後的價。

一個月能輕輕鬆鬆賺上一百四五十文銅錢,當然張翠香要少一點,那也超過百文了。師傅說了,等她能繡扇麵,繡衣服,甚至可以替人繡嫁妝時隻會賺的更多。

在村裏人眼中,女娃能自己賺錢,那已經是了不得的事了。

何況她還能寫會算。學過管家,學過禮儀。氣質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三個姑娘穿著族學的統一服飾,一起走在村裏絕對是杏花村的一大美景。

這兩個月,已經有不少媒婆登門。有幾個男方家裏還是在附近鎮上開鋪子的,彩禮比別家都多給了一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