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悔婚(兩章合一,為林鈺林打賞+)(2 / 3)

而今天孫女頭回來古代,有記憶是一碼事,真吃起來又是另一碼事,許老太怕孫女咽不下去才混些苞米麵。

這也是許老太為啥說給大家表演個才藝,一個窩窩頭咋分成兩天吃,現代人一頓用玉米麵做出的窩頭,她家必須用榆樹皮粉和玉米芯粉混到一起均成兩天。

許老太看著手中揉出的一蓋簾幹糧,心想:

唉,這古代,比現代犯人吃的還次。

咋辦,那已經來了也得想招活下去,要不然萬一明年又是災荒年,開春全家就得吃土。

吃土在現代是調侃詞,她老太太懂,但在這裏是真吃啊。

像觀音土柔軟,捏到一起像白麵團似的,吃肚裏就瞬間飽了,肚子卻越吃越大,最後脹死。

所以許老太又深吸口氣給自己鼓勁兒,別總留戀現代的好生活了,和現代一天一地沒法比。

倒是要時刻提醒自己,必須有危機觀念,不僅開源還要節流,要和原身一樣有閑時吃稀忙時幹的觀念。

要不然本就沒啥吃的再過一天算一天沒有成算,家裏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像是要賣糧換錢救命這種關鍵時刻可咋整,回頭帶著許家人一起吃土死嗎。那不是坑人嗎,給人家老許家後代都得坑了。

許老太和麵完,聽孫女說觀眾紛紛表示要看製作榆樹皮粉的過程,還又進來十來個人看直播,人數越來越多,她當即高興應下:

“中啊,回頭香花奶奶就帶你們去扒樹皮。其實這個粉真挺好,它有粘性,像高粱麵這都沒有粘性。你把兩樣混一起就能做麵條,要不然隻高粱麵可不行。還能用它做個餃子皮,正宗餄烙麵用的就是它。等天熱,用井水冰鎮一會兒,還能做冷麵,酸甜的。”許老太差點給自己說饞了。

許田芯看奶奶開始燒火忙了起來,趕緊講解上,不能讓話落地上:

“現在我奶將幹糧放屜上,打算蓋簾下麵煮粥,一鍋出。

要知道古代食品文化就兩個字:糊糊,這樣頂飽,必不可少。

但粥並不是用小米做的,我家用狗尾巴草的草籽煮粥。

據說穀子落地三代就成了狗尾草,小米的原種也是它。

所以我們家會在這個季節,采摘回來許多比較大的狗尾巴草,這樣的草籽果實比較大顆。”

許田芯憑著原身記憶繼續道:“采回來的狗尾巴草要放在火裏燒一下,用手一撮,再將草籽的麩皮弄幹淨,要不然入口太幹拉嗓子。”

看到許老太將粥和幹糧蓋上鍋蓋,又準備用旁邊的鍋炒雜菜什錦。

許田芯是奶奶放一樣,她就解說一樣:

“雜菜什錦是將蔥段、小根蒜沫切好熗鍋搞裏頭。

從春天能一直采到秋天的的焯水蕨菜搞裏頭。

蘑菇焯水切絲,紅辣椒切絲搞裏頭。

你們或許會問,難道家裏炒菜真的不放一滴油嗎,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沒放,把水分炒幹就出鍋。

再給大家看看蘑菇是長這樣的,屬於平菇的一種。不能是蘑菇就吃,要不然殉情不是古代傳說,是吃不好蘑菇就能發生。會讓命硬的不再命硬,短命的更加短命。”

許老太:“……”

就在這時,於芹娘背著柴火從外麵回來:“娘,田芯兒,我回來啦。”

許田芯看向嬸娘,此時直播間已經有五十多位觀眾,自然也就看到了古代打扮的於芹娘。

直播間字幕紛紛刷著:

我天,這真假的啊?

背那麼粗那麼高的柴火回來,道具好用心啊,還有這位古代婦人竟然渾身上下十二個補丁。

在現代人看來,衣服總共才有幾塊布啊,十二塊補丁,你誇張不誇張。

許田芯心想:不,你們數錯了,實際上是十三個,那最大的補丁在嬸娘屁股上,隻不過被上麵的褂子蓋上了。

這裏大多數普通農家,身量長高能用零散布頭接長度就那麼對付著,幾年都不會做身衣裳,銀錢用來忙乎吃飽都忙乎不過來。就算有閑錢,多數也是給長輩或男人家做衣服,說是男人在外麵穿得好不好帶著女人家的手,穿得好才能顯出家裏妻子是個賢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