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二戰期間,某國共有航母25艘,基本都是一戰及二戰前建造的。
而戰列艦的數量也是不遜色於航空母艦,赫赫有名的“大和號”戰列艦就是其中之一。
與聲名赫赫的“大和號”戰列艦相比,俾斯麥戰列艦的名氣似乎小一些。
但作為漢斯國海軍壓箱底的存在,俾斯麥戰列艦的性能可想而知。
在平行世界中,漢斯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直到1941年5月26日,才在皇家海軍軍艦的瘋狂圍毆之下沉沒。
作為漢斯國海軍艦隊壓箱底的存在,漢斯國的俾斯麥戰列艦被號稱世界第一海軍的海軍艦隊進行群毆。
這種感覺就像是幾個足以成為天下第一的存在,圍毆一個一流高手。
雖然這個一流高手聽起來名聲不顯,但被如此看重、甚至被天下第一群毆!
這足以可見俾斯麥號戰列艦,其戰鬥力到底是有多麼的強悍與霸道。
俾斯麥戰列艦之所以能夠同時和多艘軍艦進行戰鬥,那是因為俾斯麥早在在設計之初。
設計俾斯麥戰列艦的設計者,以及指令下屬部隊設計這艘戰列艦的領頭人,就對這款戰列艦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俾斯麥戰列艦必須擁有同時對抗多艘敵軍軍艦的同時攻擊的能力。
沒辦法!
誰讓漢斯國的海軍實力遠遠落後於金獅國的海軍艦隊實力呢?
如果俾斯麥戰列艦的性能無法做到這一點的話,在艦隊實力遠遠落後的情況下,俾斯麥戰列艦隻能被動挨打。
不過這雖然是無奈之舉,但也足以看得出俾斯麥戰列艦的性能,到底是有多麼的強悍。
在林長新的記憶之中,漢斯國的俾斯麥戰列艦艦長為250.5米、其艦寬36米。
這艘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大概是在4.17萬噸、其滿載排水量則是為5.09萬噸。
這款戰列艦的的最大航速大概是為30.8節,艦體上的編製艦員為2092人,而俾斯麥戰列艦上的艦載機為4架。
除了這些之外,俾斯麥號的單炮塔使用的是雙聯裝380毫米口徑艦炮。
其主炮塔采用前後對稱呈背負式布局,前後甲板各布置兩座。
這款戰列艦的每座主炮塔重約1100000千克,其單門火炮全重110700千克,總長度為19.63米。WwW.com
俾斯麥戰列艦的主炮可發射重800千克的穿甲彈和高爆彈。
其使用的穿甲彈和高爆彈的長度,均為1.672米。
不過對於俾斯麥戰列艦的艦炮威力,林長新是不大看得上的。
畢竟俾斯麥戰列艦的火力在列強海軍戰列艦艦炮威力上,是墊底的存在。
而這也是俾斯麥戰列艦的短板所在。
當然,林長新對於這一點並不擔心。
原因很簡單,林長新的手中有錢有人,他還真不怕俾斯麥戰列艦的艦炮實力弱。
弱,那就改嘛!
反正林長新等得起,而且隻是對俾斯麥戰列艦的艦炮進行更換,也不是太過於困難的事情。
“在大新國北府軍的航空母艦投入使用之前,北府軍的海軍艦隊就靠著這兩艘戰列艦來撐門麵了!”
據說白鷹國的雷達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一旦櫻刀國得到了白鷹國的雷達技術,並且運用於櫻刀國的海軍艦隊手中。
那北府軍u-xxi型深水潛艇對櫻刀國海軍艦隊的不對稱優勢就會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