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2 / 3)

村裏如果生下不想要的孩子,的確是得跟主家換鴨子的。她身後跟著的幾個年紀不過十歲的小女娘們也嚇白了臉,攥著杏幹跟大姐頭跑了。

車轅上的幾個老嫗見狀,嗓音粗糲,笑得嘎嘎的。

麥芽沒有製止這幾個從費縣花巷子贖買的老樂娘。

四十七村跟下溪村一樣,離直道太近,卻又比下溪村離費縣縣城遠了兩天的路程。萬一出了點什麼事兒,主家心再善也是鞭長莫及,村裏的孩子還是多點戒心才好。

村長大梨也明白老樂娘都是好心,訓了心智總也長不大的長女兩句,樂嗬嗬的在村中新建的大屋安置了一隊的二十九個人。

看著大屋外原本是為了安置移民臨時搭建的窩棚裏,住了將近四十個壯年男子,麥芽皺眉問:“他們是誰?”

除了是南地律法的宣導,麥芽也負責南地治安的總監察。

大梨把他拉到一邊,低聲道:“他們是從兗州那邊逃過來的。說是家都被桓楚占了,不想被桓楚征去當民夫。”

“戶籍看了麼?”收回目光,麥芽也低聲追問。

“說是跑的太急了,就五六個帶了戶籍。昨天經了雨,有三個病了,不然今天就往縣裏去了。”

大梨是第一個被李氏選為村長的佃戶,好兄弟阿鐵的兒子也是第一個被李氏選中的佃戶子,兩家雖然為了子孫後代沒在律法上賣給李氏,可心中已經定下了世代侍奉李氏的契。

費縣這一批流民都是小門小戶的老幼婦孺,李氏本著“憫下”的家風,依舊是等闔縣挑完了收尾,所以攤到南地各村的更是沒什麼勞力。

四十七村本身壯年男丁就不多,大梨麵色和言語間,透露出想讓麥芽幫忙把這些壯勞力留下的意思。

麥芽明白他的意思,知道這幫人說是逃跑時戶籍來不及帶上,大概率都是為逃奴的身份做遮掩,也覺得南地缺壯勞力缺得厲害,可他做不了主:“咱們這兒也打仗呢,他們這是要去青州?”

“唉……要不是打仗,他們一輩子也出不來縣,隻知道跟著人瞎跑,哪裏認識徐州青州呢。”大梨意有所指。

村中農戶的確沒那麼多的主見,麥芽便道:“晚點我讓通花給那幾個病了的看看,明天你派人護著他們去陽山村。”

見大梨還沒反應過來,補了一句:“沒戶籍他們也進不去縣城。”

平時費縣城門洞開,有錢繳城門稅就能進城。現在是戰時,管的可就嚴多了。

有了免費給醫治的恩惠,再讓他們明白往青州這一路的縣城都難進,那麼這幾十個壯勞力眼下最好的歸宿,就隻有心善又能蔭蔽他們的李氏了。

大梨慢了兩拍才明白過來麥芽的意思,樂嗬嗬的道:“好兄弟,給寫個條子唄。兄長跟酒叔學了幾手,晚上你給嚐嚐對不對味兒。”這是想拿村釀小小賄賂麥芽一下了。

現在四十七村男女老少、佃移奴戶全算上,也就八十六個村民。周圍幾個村差不多也是這個數,能過百人的,都是村人這幾年自己生養出來的。

這三十個壯勞力主家很可能不會全給他們村,有在家主前頗有臉麵的麥芽給說幾句好話,多分得一個也是好的。

阿酒雖然現在一年也不回李氏主宅一次,但是實際上他跟阿功才是南地總覽,還替小娘子看著那個隱藏起來的村子,其實要比麥芽在小娘子心中更得信重。

麥芽看酒叔舉薦了大梨的麵子,便應了。

他們說話間,一隊的戲奴們已經開始在村當中的台子上裝飾起來,通花也坐到大屋唯一的一套高桌後麵,給來複診的村民號脈。

窩棚底下,原本烤著火取暖的漢子們被突發的熱鬧吸引,鵪鶉似的團著身子,卻又像鴨子似的抻著脖子往那邊看。

“他們這是要幹甚?”一個眼尾下垂、眼白青亮的精壯漢子,蔫蔫的問周圍的同伴。

兩個性子還算四海的逃民自覺出了窩棚,來到車隊,諂媚的幫老嫗們抬了個箱子下來,“慢來慢來!這是要幹甚啊?咋這麼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