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風雲際會 第二十章 巡航導彈(2 / 3)

當對方提出要求後,馮-布勞恩頓時就樂了:‘在行家麵前舞刀弄槍,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馮-布勞恩二話不說就答應了,隨後就要求他們把所有攜帶的fi-103試驗型(裝備型號後麵在跟個v就是試驗型)送進工廠,而他自己則往倉庫走去。很快,一枚豎立著的a-4出現在了fie色ler公司的人的麵前。那巨大的體型讓他們感到一陣強烈的壓迫感。原本火箭在進行運輸時都是要躺著並由專門的拖車拖拽進行運輸的,但是剛才fie色ler公司的人員的態度被多恩伯格看在眼裏,於是決定,動用專門為a9/a10研製的巨型履帶式拖車,讓他們安靜一點,剛好也可以測試下拖車的性能。

就在運輸a-4火箭的巨型拖車駛過眾人麵前時停了下來,而馮-布勞恩和幾個運輸人員將不大不小的幾個設備從拖車上搬了下來,然後拖車再次響起了轟隆隆的聲音繼續前進。馮-布勞恩可沒管那些在那嘴巴張的足夠塞進一枚航彈的fie色ler公司的人,和自己的團隊一起將這些設備搬入了工廠,開始了改裝。

可是說巧也巧,剛好梅塞施密特飛機公司的老板梅塞施密特和me-163的設計者亞曆克山大-利佩什博士一起來到了佩內名的基地查看me-163的進展。可是在接待室裏等了半天也沒等到人,於是便向其他人問了馮-布勞恩與多恩伯格的去向,因為me-163的原因大部分人都認識利佩什博士,所以便告訴了他們布勞恩和多恩伯格的去向。然後就在工廠裏看到了馮-布勞恩,多恩伯格和fie色ler公司的人。他們在看見fi-103的第一眼就發現自己被其吸引住了,要求觀看試飛。就這樣,試飛的參觀人員中就又多了兩名專家。

試飛開始了,fi-103在助推火箭的強勁動力下從發射滑軌上起飛了,剛開始時,fi-103是一切正常,隨後fi-103做出了讓他們感到吃驚的事情:他飛回來了,還在做機動我左偏偏右偏偏上偏……嗯,沒有往上偏。不過就在這幾秒鍾後,事故發生了,fi-103的右翼整個折了下來,然後fi-103便旋轉著落到了地麵。

很快,fi-103的殘骸被拿了回來,整個fi-103被摔的一塌糊塗,尤其是用膠合板製作的機翼,隻剩下了幾塊木板和木條。因為有兩個飛機專家在內的原因,原因很快被確定出來了:太脆,設計不合理。許多飛機設計師對飛行器都很著迷,尤其是這種從未見過的飛行器。

於是呢,梅塞施密特和利佩什不請自來,將fi-103重新設計了一遍。那個,說是重新設計是比較誇張了,實際上fi-103還是那個樣子,就是機翼更大更長了點,機翼內部設計小小的變了一下,改進了下發動機,重心重新配置了一下,發動機的位置更矮了點什麼的……至於fie色ler公司的人,早在fi-103轉彎的時候他們就被折服了。馮-布勞恩成功的用a-6火箭上的製導係統贏得了fie色ler的信任,當然,代價是一套製導設備。

隨後,馮-布勞恩立刻開始展現自己的能力,先是將原a-4火箭上的慣性導航係統從倉庫裏提了出來,進一步縮小改進,雖然體型比原裝fi-103的製導係統要稍微大一點,但是性能卻不是蓋的。用馮-布勞恩的話來說,就算是fi-103倒著飛,也能平穩的向目標飛去。光有慣性導航係統是沒有用的,慣性導航係統,顧名思義,在a-4上慣性導航係統起得隻是穩定航向的作用,而fi-103是平飛的,要命中目標還是需要動下腦筋的。

原來fi-103使用的是裏程計和磁羅盤進行進行製導的,理論精度是90%能夠落在目標10公裏的範圍內,50%落在6公裏的範圍內。但是馮-布勞恩在觀察後就覺得這個係統的精度有很大的缺陷,精度好是按固定的天氣情況來計算的,如果天氣不好怎麼辦?於是馮-布勞恩便將用在a-4上的被動無線電搜索製導係統安裝了進去。由於原裝fi-103的製導係統是靠壓縮空氣驅動的,而新的製導係統是靠電池驅動的,所以,原本被壓縮空氣占據的巨大空間節省了下來,於是,無線電測向儀的核心便被塞了進去,可是所有的設備都塞進去依然還有剩餘空間,fie色ler公司的人便在那裏填充了更多的炸藥,這樣fi-103的載彈量就達到了900kg多一點。隨後的首次發射試驗命中精度便達到了100米以內,讓fie色ler公司的人直喊自己是在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