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三封調令(2 / 2)

**夫抱著試探的心態,要求去實驗室觀摩一番,但卻遭到了伊曼洛維奇教授的拒絕,說必須先向上級打報告申請,**夫唯有作罷。

**夫回莫斯科大學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可以利用教工宿舍的通訊室,較為方便地同瑪利亞所在的軍區醫院通電話,瑪利亞原來的野戰醫院已擴充為總後勤部屬下的軍區醫院,為整個莫斯科地區的部隊服務。

可惜**夫隻同瑪利亞在電話中說了幾句話,就被迫掛斷電話了。莫斯科全城響起了空襲警報,德國納粹空軍趁著連續幾天降雪以來,難得的一個晴天,起飛超過三百架次飛機,對莫斯科市實施大規模的戰略轟炸。致使還留在莫斯科的市民,紛紛躲進就近的防空洞躲避空襲。

“轟轟轟,轟轟轟”莫斯科大學,作為蘇聯的最高學府,自然也成為了敵人轟炸的目標之一,就算是**夫躲到了教工宿舍後修築在地底,通往莫斯科地鐵站的分支通道內,也能隱約聽到地麵上航空炸彈巨大的爆炸聲。

這還是**夫第一次進入到莫斯科市的地下交通網絡內,出於戰爭的需要,整個莫斯科市的地下,以地鐵隧道、地鐵站為主體,修築了極為龐大的地下防空掩體,這些防空掩體成了廣大的莫斯科市民,在遭受德國空軍頻繁空襲時期的臨時的家。很多市民,尤其是兒童和老人,都被安排在地鐵站內長時間生活。

估計敵人的轟炸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夫幹脆從地下通道離開莫斯科大學,進入地下交通網絡,到地鐵站乘坐地鐵,前往新部隊所在地報到。

“不走不知道,這地底下簡直就是另外一座城市!”一路走來,**夫被眼前的地底世界所震驚,沿途過道的牆壁上,張貼了大量的各式海報,海報的內容五花八門,有征兵海報、政府海報、時事海報、娛樂海報等等。而地下交通網絡也如地麵的道路那樣,起了各種各樣的街區名路名,這是戰爭時期的一大特色,為的是方便那些被安排在地下生活的人通信,各種平民使用的告示板也林立在交通網絡的大大小小交叉位置中,啟示板上沾滿了市民們所留下的便條。

地麵上德軍飛機的轟炸頻率,開始陸續降低後,地鐵開始恢複運行。**夫擠上了一輛開往莫斯科市北麵城區的地鐵。大概搭乘了五六個站才下車。又在地鐵站內待了好一會,才聽到防空警報解除的長鳴聲,**夫才離開地鐵站,返回地麵。

**夫上任的新部隊,就在莫斯科市區北麵環形公路的邊緣,一個名叫西姆基的地方,距離紅場大概二十英裏,也就是說乘坐汽車大概需要20分鍾左右就能達到克裏姆林宮。

“看來,那天晚上我不應該得罪那些內務部的特工。”離開地鐵站後,**夫徒步而行,沿路向幾名路人問路打聽後,才找到了所謂的工人營的營部所在位置。當看到那間作為營部的建在幾間舊廠房旁的鐵皮屋時,**夫才有些後悔那晚為了快活,出手教訓了不該打的人。令蘇聯領導人關注到他這個大兵,被斯維特拉娜的父親欽點來這麼個地方,明顯是要扼殺**夫的軍旅前途。

這個鐵皮屋也就十個平方左右,門口正對通往旁邊的工廠道路,後麵的一扇窗戶打開就能看見遠處已有點結冰的莫斯科運河,側翼一扇窗口外則能看到西姆基樹林,確實是個風涼水冷的好地方。

“你就是**夫同誌吧,歡迎你前來擔任我們工人營的副營長。”一個胡須頭發都白了一半的,額頭上有幾條飽經風霜的皺紋,麵上因為喝了點酒而通紅的六十歲老頭,倚在鐵皮屋的狹窄門框旁,半眯著眼看著**夫踏著積雪而來,**夫還沒出示自己的證件,紅麵老頭就手一擺,招呼**夫入鐵皮屋坐下。

“今天早上,剛接到市裏內務部人員的通知,要我們這幾個工廠的工人們,組成一個營級的民兵組織,在萬一的時候以抵禦納粹德軍的侵略。”紅麵老頭在他還算整潔的工人服口袋裏,掏出了一張已被弄皺了的命令文書,“我很榮幸地被任務為這個工人營的營長,協助專門調來的**夫中尉同誌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