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組建工人營(一)(1 / 2)

“我的名字叫巴米揚.特拉維奇,我這個營長隻是掛名的,需要如何組建工人營建立武裝力量,我並不在行。”紅麵老頭為人也算豪爽,從鐵皮屋內的一張木桌上抓起倒扣的一個大口杯,再把旁邊火爐上鐵桶裏溫水中的一個大酒瓶拿出來,花花地給**夫倒了大半口杯的伏特加酒,遞給**夫以酒驅寒,“現在工人營的編製內,隻有我和你兩人,這民兵部隊的組建還需**夫同誌你來想個計劃步驟,我才可以從旁協調實施。”

“嗬嗬,一個沒有任何人員,連框架都沒有的,隻存在於紙上調令的工人營。”**夫也不客氣,接過口杯就喝了幾口烈酒,剛才因在滿地積雪的道路上徒步而行時,冷得有點麻木的身體頓感溫暖,眼睛在鐵皮屋內外掃視了一圈才又說到:“這也好,就等於一張白紙,想怎麼寫都行。”

“你能這麼想就最好,雖然困難些但事在人為。”**夫的處事態度頗合巴米揚老頭的脾氣,他裂嘴大笑了兩聲:“在這片舊工業區的幾個工廠及這西姆基的地頭上,我還算有些威望的,當了金屬製品廠的車間主任有十多年了,西姆基這片地方的人和地形我都十分熟悉。”

“前段時間說要把切割廠向東邊的西坡利亞搬遷,我都一把年紀了,哪裏也不想去,要死就死在莫斯科。”兩人都喝了些酒後,巴米揚的話就多了起來:“新廠房的機器和大部分工人都搬走了,隻留下一部分老舊的機器及不願意走的人,安排在這片舊廠房裏繼續生產軍需物資。”

“現在這個工業區的幾個工廠裏有多少工人?”**夫是個實幹主義者,身體暖和後,就在隨身挎包裏取出一本筆記本和一支鉛筆,坐在桌子旁的板凳上,開始一邊詢問巴米揚一邊做記錄。

“確切有多少人,還真難說上個準數。”見**夫一副認真幹練的模樣,還要對他所說的話做筆記,巴米揚也謹慎地想了想才回答到:“由於這片地區很少會遭到德軍飛機轟炸,這些天市裏內務部又組織搬遷了一些工人和機器過來,現在大概有九百多人上下,估計過些天還會搬來三五百人。”

“這麼說,也就九百至一千五百名工人。”**夫是在了解基本情況,也沒要求對方提供準確的數據。

“或許內務部的葉留申科幹事手裏,會有人員的名單。”巴米揚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一拍額頭向**夫補充說到:“這個地區人員的搬遷進出,都是由他負責管理的。”

“有名單就最好,如果沒那麼我們也要著手編製花名冊。”在其位謀其事,為了盡快把這個所謂的工人營民兵隊伍拉起來,**夫也不多說話,拉上還想喝幾口酒的巴米揚,離開了作為工人營臨時營部的鐵皮屋。

二戰時的蘇聯內務部,無論是在軍隊裏還是民眾中,都具有很大的權力及影響力,無論**夫願不願意,由於蘇聯統帥部的一紙調令,其實現在他已經被調入了內務部的係統之內,這個即將組建的工人營,是屬於莫斯科衛戍區內務部下轄的民兵編製,屬於預備役中最差待遇的部隊。

在蘇聯的領土上,內務部的各級地方辦事處,有人的地方就存在。西姆基的內務部辦事處,就設在連接幾個工廠的道路交彙處的一個馬棚附近的防空洞內。

“這種狗拉的雪橇很方便嘛。”原本還以為又要靠兩條腿在雪地上步行的**夫,坐上了一輛巴米揚弄來的由六條狗拉的可供兩人乘坐的雪橇車,這還是**夫第一次乘坐這樣的交通工具,頗覺得有趣味。

“每年冬天都下雪,生活在市郊的人,都喜歡在這個時候使用狗拉的雪橇。巴米揚的控製下,雪橇離開鐵皮屋,沒沿道路而行,翻越了一個小山丘,抄捷徑前往內務部辦事處所在的防空洞。

作為民用交通中轉站的馬棚,位於道路間一個石頭與樹木混合的地帶的邊緣,而防空洞就挖在馬棚的側後處,就地取材用大量的石頭和樹木構建成上蓋。

坐在雪橇車上,**夫四處張望,沿路觀察地形地貌,西姆基這個地方,地形起伏不大,但樹木分布很廣,疏密不一,形成了很多小路,熟悉地形的人能快速通過節省時間。

“這算是一個較為理想的修築軍事掩體所在。”在觀察地形的時候,**夫特別留心可以建立防線的位置,當見到這片亂石與樹木混合的地帶後,眼中頓時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