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鐵礦石談判(2 / 3)

“我們怎麼參與?”李兆才多少還是對海辛鋼鐵的定位的。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海辛鋼鐵根本沒法跟海港鋼鐵這類大國企相提並論。

他們一年營收三十多億,別人一年營收上千億,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嚴宏量當然明白這一點,隻是內心卻是焦急:“三大鐵礦石巨頭給咱們國內鋼鐵企業提供的長協鐵礦石供應量,基本上是固定的。分攤到各家鋼鐵企業頭上的長協價鐵礦石,就會有所偏頗。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要多爭取低價的鐵礦石!”

“我們怎麼辦,跟海港鋼鐵爭奪長協價鐵礦石量?”

“至少我們要給鋼鐵協會壓力!”嚴宏量是有些痛心疾首:“總量就那麼多,咱們能多爭取一些,總是好的。要不然明年又得從現貨市場大量采購,成本太高了!現在現貨價是六十鎂元一噸,明年說不準就漲到一百鎂元一噸,到那個時候,咱們的生產直接就虧本!”

“你說怎麼辦吧?”李兆才實在是沒有什麼經驗。

“咱們去找鋼鐵協會的人,爭取能夠參與鐵礦石談判,好歹跟三大鐵礦石巨頭的管理層見一麵,混個臉熟!”

嚴宏量在海辛鋼鐵幹這麼多年,鐵礦石的采購,基本上是跟鐵礦石巨頭在華夏這邊的分公司負責人聯絡,還真沒跟總部的人有太多的交集。

要真是能夠直接跟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高層麵對麵談合作,不得不說是一個好機會。

“好。”李兆才點頭同意了。

可是,當他們來到鋼鐵協會的時候,發現跟他們一樣想法的,還有很多人。

鋼鐵協會的人員,熱情的接待了他們,卻沒有同意他們想要見到會長或者其他負責人的要求。

鋼鐵協會會長鮑言曜已經接待了很多鋼鐵企業的人員,年紀大了,實在是疲於奔命。

作為會長,他當然腰圍整個鋼鐵協會的發展著想,正確的把控發展的大方向。

各家鋼鐵企業的訴求,其實都是大同小異。

簡單點說,大家都想要便宜的鐵礦石。

但是國內鋼鐵企業一千多家,如果每一家的訴求都獲得了滿足,就不會出現港口碼頭上,大家哄搶現貨鐵礦石的情況了。

顯然鐵礦石交易,話語權不在他們這裏,而是在國外三大鐵礦是生產廠商那裏!

此時此刻,盧晨義來到了他的辦公室,“我剛才在外麵看到了不少同行。”

“都想參加鐵礦石談判,直接跟三大鐵礦是生產商談合同。”鮑言曜歎了口氣。

他理解各大鋼鐵企業的難處。

“去年咱們陪跑了一趟,其實根本沒談。我們到星加坡的時候,日苯的新日鋼已經跟立拓和比和比拓談好了價格,他們見到我的時候,直接就給了我一個明確的價格。”盧晨義去年是第一次作為國內的代表,前去參加談判,算是有了一定的經驗。

但其實也就是去看了一眼,然後得到了一個四十鎂元的價格。

“我們華夏已經是全球進口鐵礦石的第一大市場,我們必須要說話,而且要對價格產生影響!”鮑言曜覺得國內的鋼鐵行業,是有談話的底氣的。

“今年怎麼談,各家鋼鐵企業和貿易商,自己跟三大鐵礦是巨頭談,各自簽合同,還是像去年一樣?”盧晨義問道。

“現貨市場的價格,就是被我們的鋼鐵企業給推高的。大家一窩蜂爭搶鐵礦石,亂成一鍋粥,造成了惡性的競爭,把價格一步步推高。”

鮑言曜找盧晨義過來單獨談話,就意味著已經有了明確的方案:“要是讓各家企業都參與談判,指不定會把長協價給推高到什麼程度。今年,還是像去年一樣,由你們海港鋼鐵出麵,代表咱們鋼鐵行業,跟三大鐵礦石巨頭談判!”

“價格方麵呢,大家能接受到什麼樣的程度?”盧晨義詢問道。

“各家鋼鐵企業肯定都希望鐵礦石價格越低越好,你們海港鋼鐵也是一樣。按照今年鐵礦石生產的情況,依然是供不應求。而且鎂元貶值,人工成本上升,運輸、保險也都比去年高了不少。”

鮑言曜代表鋼鐵協會所做的事情,無非是希望整個產業鏈能夠持續良性的發展,而不是出現壓榨的情況。

像前些年一樣,鐵礦石礦山生產,普遍是虧本,鐵礦石價格低廉,顯然也不利於工業的持續發展。

可是鐵礦石價格過高,侵占的就是鋼鐵企業的利潤。

兩者之間,到底達成怎樣一個平衡,才是對產業發展最優的選擇?

這是一個很難把控的問題。

“全國各地冒出很多新的鋼鐵廠,都覺得煉鋼煉鐵有錢賺。”盧晨義感覺就像是雨後春筍一樣,“我們的競爭壓力也很大。如果鐵礦石價格一直大幅度上漲,對鋼鐵冶煉也不是好事情。”

海港鋼鐵作為國內最大的鋼鐵企業,早已看透了這一點,所以早早就布局了下遊段高附加值產業。

“我們請了專家討論研究認為,鐵礦石價格在五十鎂元左右,其實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空間,能夠確保各大鋼鐵企業獲得足夠的收益。”

鮑言曜給盧晨義遞過去了一份文件:“但是我們預料得到,三大鐵礦石巨頭不會滿足這樣的價格。我們去談判,也要有一個自己的底價,那就是五十五鎂元一噸。”

“五十五鎂元一噸的底價?”盧晨義看了一眼文件上的價格,然後小心的收了起來。

他覺得這樣的底價,還是偏高了。

當然談判嘛,也不可能說直接亮底牌。

“我們國內去年鐵礦石進口總量是將近一點五億噸。”鮑言曜又遞給盧晨義另一方文件:“根據我們彙集的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們已經進口了一億噸鐵礦石!我們的進口量,同比增長了40%!”

看到這一個數字,盧晨義都嚇了一跳。

他以為就海港鋼鐵發展迅速,今年對鐵礦石的需求出現大幅度增長。

沒想到的是,各家鋼鐵企業,都在大量的進口鐵礦石,而且很多都是從現貨市場購買的。

鐵礦石可謂是奇貨可居。

難怪鐵礦石現貨市場的價格,會瘋狂的往上漲。

都是自己人內部競爭導致的。

“把現貨和長協鐵礦石的價格算在一起,現在鐵礦石的平均到岸價格,已經達到了六十一鎂元!”

“平均到岸價格六十一鎂元?”盧晨義明白這個數字代表的意義。

他仔細的算了一下,沉吟道:“相比去年,這個價格,需要鋼鐵上漲每噸三百元,才能抵消掉這部分成本。但是鋼鐵價格,也不是隨便往上漲的。相比去年,其實今年的鋼鐵價格,並沒有這麼大的上升幅度。”

“你們海港鋼鐵還算好的,鐵礦石供應大部分都是按長協價來計算。沒有簽訂長協合同的小鋼鐵廠,尤其是民營企業,利潤被壓榨的很嚴重。”

“今年這個談判,比去年更加嚴峻!”盧晨義麵容深沉。

在跟各大主要的鋼鐵廠通氣之後,盧晨義帶著自己的團隊,飛到了星加坡。

他們第一個要會麵的,就是比和比拓的團隊。

比和比拓是全球第一大礦業巨頭,是一個多元化的礦業航母,不但在鐵礦石生產方麵全球名列前茅,鋁土礦、銅礦、油氣等等方麵,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隨著國際市場對鐵礦石的越來越旺盛的需求,在鐵礦石生產方麵,可謂是加足馬力,不斷地加大生產、銷售和運輸等相關項目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