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水洞(四)(1 / 3)

竹林水洞(四)預言天師讖言子月下舉杯迷人醉

“劍王劍下止兵戈,詩情畫意兩如何?離殤癡情孤獨伴,雲夢相尋憶已多。”

幽幽的吟唱出自秀秀之口,婉轉低吟,仿佛黃鸝鳴柳,蕩氣回腸,又似高手彈音,清遠玄雅。

無論是佐月國的武林,還是寶林國的武林,劍王之名如雷貫耳。劍王,已經不僅僅是眾人對其在劍術上無雙造詣的稱呼,而是一種由衷的欽佩與尊重。

但凡武林中人,便沒有不聞劍王之名。而那首幾十年前劍王出道之時的預言詩,也一直伴隨著劍王的傾世神話而流傳至今。隻因預言天師讖言子的預言在這數十年間,竟然真的一一應驗了,劍王儼然已成為了人世間一則不滅的傳奇。

劍王劍下止兵戈,劍本是殺人利器,但到了劍王手中卻是救人無數。

昔年佐月國景帝失蹤,朝廷動蕩不安,幼子無以即位。隻得先由當時的皇後掌權,平衡各方勢力,在一些有心人士推舉之下,皇後登基做了佐月國開朝以來第三位女帝,號天瞾帝。就在登基之初,一些不服管製的亂黨犯上作亂,企圖勾結鄰國寶林引入大量軍隊,攻打天瞾帝。

而此時,劍王正值壯年,一日逍遙山水之時,偶然聽到叛軍動向,毅然奔赴寶林國遊說寶林國君不要參與佐月國內亂。成功之後,又馬不停蹄的趕往叛軍集結的黃沙坪,阻止了一場慘烈內亂。先是控製雙方交戰傷亡,後又以一挑萬樹立威嚴,最後贏得所有叛軍從上到下皆是心服口服,方才成功平定叛軍。

在那場戰役之中,劍王渾身浴血卻未殺一人,功成事退,未有居功,而親眼見過那場驚世之戰的人皆語,“劍王乃九天祥龍降世,神力無比莫能傷之,天佑佐月,叛亂豈成?”

而就是經曆了這場戰爭,劍王之名不再隻是代表那個寄情山水的逍遙公子,也不是那個任性而為的俠義之士。他是佐月國流芳百世的功臣,是百姓心中的大英雄,更是敵國忌憚的對象。但幾乎沒人知道他也是在這場戰役中受了傷,很嚴重的不可挽回的傷。他傷的不僅僅是身,還有他的心。隨著江湖中日益高漲的名聲,劍王卻愈加行蹤飄忽,最後不知何故選擇了幽居翠篁山,基本過著不問世事的生活。

在當時倘有認識劍王的人,一定知道,他所作的一切不是為了國家,隻是為了她。

看著麵前吟唱詩句的秀秀,竹少夭心中泛起一種無力的悲哀,為他的師傅劍王,也為他自己。隻因他在某個地方與他的師傅很像,也喜歡上了一個不該喜歡的人。想起師傅傳奇的一生,卻終是無法完成心中所願,黯然傷神起來。

將這一切看在眼中的獨孤白還是沒有說話,但他臉上那靈韻動人的淡雅笑容已經不見。他在沉思,是什麼原因讓一個逍遙山水的江湖中人投身戰場的呢?他不解,他疑問,今後是否有一天,自己也會像那個劍王一樣弄的自己渾身是傷,黯然失魂。

感受到周圍的氣氛如此低迷,沈夢一上前攬住竹少夭的肩膀,語氣豪氣的勸解道,“竹二哥,咱們好不容易重逢,別談那些傷感的話題了。走!去我那裏,咱們可是好久都沒有痛快對飲過了。”

竹少夭的手也拍拍沈夢一,甩掉那些透骨的哀愁,“好!咱們今天就來個一醉方休,我肚子裏麵的酒蟲子都快爬出來了。還記得當年我走的時候,月都最有名的可是欲語樓的酒,不知將軍府的藏酒如何?”

“包君滿意!竹二哥,我可是期待咱們能把那酒窖喝空了的一天啊!”

沈夢一得意的笑了,他家中大部分的藏酒,正是欲語樓甚少外賣的少年醉。就是涼秋飲也是有幾瓶的,不過那是他父親的珍藏,似乎是藏在酒窖中的哪個角落,具體位置就連他也不是很清楚。

“兩位美女,咱們走吧!對酒當歌,有美相伴,人生快意,豈非如此。哈哈……”

如此放浪不羈的話語輕佻出口,卻不顯任何猥瑣惡意,這正是竹少夭與生俱來的一種親和喜感。紅衣罩身,麵泛喜意,能和多年不見的好朋友在一起喝酒本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他此時心急,竟已有些等不及了要飛奔過去喝酒。

秀秀聽了麵前兩位青年俊傑的計劃,本來十分欣喜,想要一起去湊湊熱鬧的。可惜後來憶起幾天前收到的來自月都的飛鴿傳書,想到自己此次出門的主要事情還沒有辦,所以隻能忍痛婉拒,微身行禮柔聲道,“小女子尚有要事在身,恐怕不能相陪二位豪傑。惋惜之情,溢於言表,萬望海涵!”

沈夢一見秀秀施禮,也連忙中規中矩的作揖還禮,口中道,“姑娘既有要事在身,自然應當辦事為主。我等小聚,就不忝邀姑娘同行了。”

秀秀頷首,如海棠臨風容姿萬千,又分別向竹少夭與獨孤白一一道別,才轉身離去。

秀秀的背影漸漸遠行,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獨孤白的心中卻是鬆了口氣,心道,她終於走了,自己終於可以用嘴說話了。要知道,就在這幾人談話的時候,他的臉為了保持那無聊的淡雅笑容,已經快抽筋麵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