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佛郎機對小男孩(五)(3 / 3)

“爵帥,鄭大將軍。老夫有些事情不明白,想代各位同僚請教一二。”

“首輔大人請講。”

黃道周禮數周全的向李守漢、鄭芝龍行禮,然後發問,倒也讓人一時說不出什麼來。

“爵帥自從出世以來,所作所為,老夫都是看在眼裏記在心間。當年萬裏浮海北上勤王,河西務一戰,爵帥名動天下,一時間軍民沸騰。當日,老夫也是兩眼熱淚。後來,爵帥又以家財捐資入內府,以為天家供養,更發私財以工代賑。遼東大戰,爵帥一門,父子父女上陣拚殺,便是郡主殿下也險些中炮陣亡。這林林總總,讓黃某這自幼便讀聖賢書的人為之欽佩。想來,今日爵帥所獻之法,也是為國為民的大好手段,隻不過,老夫年老愚鈍,一時思忖不到,還請爵帥指點迷津。”

到底是當朝首輔,一番話說得八麵玲瓏,讓人如沐春風。明明知道話裏話外滿是刀鋒,但是卻舒服得緊。

對於黃道周的這番話,文官們自然是無不讚同,本來嘛!你梁國公為大明朝做的事,咱們都看在眼裏的,幾度匡扶危局,這份功勞,這份忠誠,自然是可昭日月的。可是你為啥不在公忠體國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呢?偏偏要和咱們大家走到對立麵去呢?隻有李沛霖心中罵道:“老狐狸!卻是好手段!這一碗碗的米湯灌過來,怕是主公也有些招架不住呢!”

黃道周今日也是鬱悶得緊。原本籌劃停當的幾個章程,卻拿出一個被李守漢否決一個,可是對方拿出來的條陳,卻是樁樁件件占據主動。可憐自己這邊一群飽讀詩書的科甲正途出身的人,居然在幾個武夫、海盜出身的勳貴麵前被打得節節敗退,張口結舌。這種事,當真是士人之恥啊!自己這方,勉強能夠算得上是一門佛郎機炮,射速快,但是,威力小,射程短。而李守漢這麵,則是一色的二十四磅、四十八磅炮,不但有陸軍、水師常見的,便是那些二百磅的攻城專用臼炮也是多得很!所以,黃道周穩定住心神,仔細斟酌著字句,將自己整理總結出的方才鄭芝龍所提出的官吏下鄉村方案當中可能存在,或者以後會發生的各種弊病一一梳理出來,用來做打擊李守漢的炮彈。

但是,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就在黃道周準備好了一番言語,氣定神閑的準備向李守漢一一發射過去的那一刹那,在他身後,兩個聲音前後發聲了。

“首輔大人所言極是。下官亦是覺得爵帥所言乃是利國利民之舉。”

“臣亦讚同爵帥所言。然其中關鍵之處,還是要請爵帥點撥一二,才好讓下麵推行,免得為奸小之輩借機害民斂財。”

說話的人,卻是連黃道周也是要整肅衣冠以禮相待的人。

前大明首輔,萬曆皇帝的老師,張居正的曾孫張同敞。而另一位,則是他的老師,兵部侍郎、協理大將軍行轅兵政事務的瞿式耜。這位瞿大人,已經被文官集團暗中視作投靠了李守漢的衣冠敗類。原因嘛,也是很簡單,他在崇禎年間被溫體仁等人排擠,辭官回了常熟老家。被江陰徐宏祖邀請,往兩廣遊曆山水,更是一路南下往南中走了一遭。

兩廣之行,特別是廣西一行,讓瞿式耜對李守漢印象極佳。想不到自古便是蠻荒瘴癘之地,土司遍地交通阻塞的廣西,竟然能夠做到糧食基本自給,道路交通更是便捷,江河之上船隻穿梭如織,道路則是將各處州府縣城聯通,一些較為繁榮富庶的鄉鎮也有了通行馬車的道路。

那些動不動便是焚掠財貨房屋,劫奪人口的土司土官,則是老老實實履行著自己的職責。膽敢造次的,早就成了李家二公子和巡撫黃大人的軍功政績了。

在徐宏祖的解說介紹之下,不由得瞿式耜拍案叫絕。

“世間皆以為李守漢以兵強馬壯而橫行無忌,殊不知,兵強馬壯背後靠得是政事製度,靠得是農民多打出來的糧食,靠的是工匠製造出的器具,靠的是從他李守漢以下所有人繳納的稅銀!不然,兵再強馬再壯,無錢無糧,手中沒有精良的器械,也隻能是行如盜匪一般的!”

有什麼樣的老師,自然便有什麼樣的弟子。更何況這位弟子家學淵源,又在桂林生活了多年。對於李家入駐廣西前後的境況更是體會頗深。

這對師徒,在李守漢擁立弘光皇帝在南京登基之後,便領旨出仕為官。但是,一路從南中北上,剛剛到達廣州便聽聞南京失陷。緊接著便是朱聿鍵登基監國、稱帝。於是,這師徒二人到了福州。

瞿式耜出任兵部侍郎,受李守漢邀請,到行轅幫助協理軍政。而張同敞則是出任翰林院侍讀學士。因為和李守漢走得近,早已被視作衣冠中人的叛徒。

404/4863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