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佛郎機對小男孩(五)(2 / 3)

對於這幾個為王先驅的官員,李沛霖微微點點頭,仔細記住了他們的官職品級,準備隨後安排人針對他們開展工作。畢竟能夠從敵人陣營裏反出來的,都是要歡迎的嘛!哪怕是幾個王八蛋,也是要以千金買馬骨頭的態度來操作,為得便是給別人樹立起榜樣來。

這第一個條陳便被隆武皇帝批準了。

接下來的條陳,便沒有那麼順利了。

“以官吏下鄉村?”這無疑是要動了官紳鄉賢們的蛋糕奶酪四菜一湯燕窩魚翅啊!從來官紳鄉賢們在鄉間便是以與朝廷共治黎民百姓的麵目出現的。什麼征收錢糧,催繳徭役,征發民夫,動員糧草供應軍隊這些事,都是要靠官紳鄉賢們的。當然,這也就是他們發財的重要手段了。

那部廣為人知的《讓子彈飛》裏黃四郎說的,“官紳的錢如數退回,百姓的錢,三七分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說什麼包攬捐稅,包攬詞訟等等行為,更是屢屢見諸於文字。至於說最發財的,那就是辦理軍需過境支應差使了。

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後,馮玉祥被委任為第三路軍總司令,所部一師三旅兵馬出古北口,往當時的熱河、承德一線迎擊奉軍。

馮玉祥約了第二軍總司令王懷慶一起去見吳佩孚,談行軍給養的問題,要求設置兵站。吳佩孚很輕鬆地說:“兵站是用不著辦的,你們走到那裏,吃到那裏。不但自己省了許多麻煩,地方上的官紳也是很歡迎的。”

“請問吳二爺,這是什麼意思?”

“這還用問嗎?”吳佩孚答說:“地方上官紳誰不願意接辦官差?他們花了五個可以報十個,是大發財源的事。你們隻管開拔,不必思前想後的。我在湖北、河南都是這種辦法,地方上歡迎,我們自己也省事。”

這就是官員士紳們發財的秘密了!想不到為無數人推崇的差不多和嶽飛、關二哥似的秀才大帥吳佩孚,你個濃眉大眼的,時不時寫首詩的儒將居然是這樣的人!你不是以嶽少保、戚少保為楷模嗎?連名字都是照著戚繼光的字來的,為啥幹這麼比縱兵劫掠還要惡毒的事情呢?

這麼大這麼好的一碗飯,如果就這樣輕易被李守漢拿走,那咱們大家還要不要混?回家之後怎麼見致仕回鄉的同窗、同年、同門?大家還要不要混了?還怎麼退休回家之後繼續保持自己的生活水平不降低,把持地方政務,通過這些事務來搜刮民脂民膏?頓時,鄭芝龍的這番話就像是打翻了馬蜂窩一下,殿上立刻嘈雜得和菜市場一樣。

雖然聲音嘈雜,但是所說的卻是完全在李守漢、李沛霖等人預先的推演預案當中。無非是“我大明向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如此做法,與暴秦何異?如今若要收複失地,正要政通人和,如此方能中興。如何出此下策?!”、“自古酷吏擾民斑斑點點可見史書,如何能讓此輩有更多殘民以逞的所在?”

不過,也有例外的聲音。李沛霖就聽到有人將坊間流傳的水滸傳裏麵的情節都拿出來說事的。那部書裏麵凡是做差役、做小吏的,哪個不是敲詐勒索慣了的人物?便是梁山好漢裏的李逵、戴宗等人,也一樣要取些常例錢來用。林衝被送去大軍草料場時,也被管營大人告知“每月但是納草納料的,有些常例錢取覓。原是一個老軍看管。如今,我抬舉你去替那老軍來守天王堂。你在那裏尋幾貫盤纏。”

“此人倒是個有趣的人,不是個讀死書的。幾時有了機會,倒要與他盤桓盤桓。”李沛霖含笑望著眼前這幅亂糟糟的情形,心中卻是無比舒爽。“亂吧!越是亂,越好。爾等越亂,越是搗亂,便是與我兄弟有大大的助力。”

但是,一個聲音發出的怒吼,卻讓他的美好計劃泡湯了。

“天子駕前,如何爾等如此放肆!”

眾人頓時安靜了下來,所有的目光尋聲而去,卻正是內閣首輔大學士黃道周。黃老先生此刻須發戟張,雙睛圓睜。看得出來,他對這種殿堂之上吵鬧不休的失儀行為,視作臣子的大不敬之罪。

大殿上頓時安靜了下來。雙方都開始進行一場大戰之前的準備。李守漢、鄭芝龍、李沛霖等人,無聲無息的調整著自己的狀態,仿佛即將進行的是一場大戰。

殿外,幾名南粵軍,不,現在叫宏武軍的近衛旅軍官,不動聲色的將自己的部下用手勢調整過來,隨時準備不測事件的發生。

“裏麵一旦有人動手,你們就立刻衝進來,將所有的文官和不是我軍自己人的官員統統控製起來!”

這是今天上朝之前李沛霖黑著臉向他們做的布置。他是唯恐天下不亂,在他看來,隻要今天李守漢提出這些方案,勢必會遭到官僚們的強烈反對。朝堂之上勢必會發生爭辯,甚至是動起手來。“隻要爾等一動手,我便以保護聖駕的名義衝上殿來,將所有人盡數擒拿。到那時,主公,這件黃袍便不由得你不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