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內藤右衛門和他兒子竹內藤藏民他們的三艘船從三國浦新保村的港口開了出來,直奔鬆前町的舳倉島。
一路順風,日本本來很小,雖是航海,也沒有遠航的樣子,像是在一個縣城裏劃船玩兒。當天,他們就在舳倉島登陸了。他們在這裏停留了半個月,不是這裏生意好,而是,在耐心地等待天氣好轉。那些天海上的風太大,他們不敢走。然而,也正是要感謝大風。沒有這場大風,他們不會被吹到了那片他們做夢都不敢夢到的地方,更不會有後來能吹幾十年牛的奇遇,更不會有能夠讓幾代人吃用不盡的財富。
大風終於停了,竹內藤右衛門率隊駛向佐渡島。本來還想往前走,但又起了大風。這回厲害一些,大風一刮就是20多天。他們苦苦地等著,到了5月15日下午,他們的船才小心翼翼地開出了港口。竹內藤右衛門對大家說:“總算好了,這次太不順利了。今晚,我們可以放心地喝點酒。”於是,除了舵手外,當晚大家盡興喝了清酒.
然而,這天夜裏起了更大的風。太大了,摸不著頭腦,舵手隻好放棄了博擊,而順風漂流。竹內藤右衛門對他說:“是的,別擰著了,聽天由命吧。”他們誰也沒有想到,老天跟他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讓這場風把他們吹到了黑龍江。
那是16天以後的事。
那天早晨,他們一睜眼,看到了海岸,岸上是崇山峻嶺。他們後來才知道,這裏是圖門江口的北麵。他們不敢上岸,隻在那一片水域內繞來繞去,準備回國。這時,他知道是到了國外。可是,風依然很大,他們的船根本走不了。這樣,他們又向西漂了五十海裏。他們又看到了岸邊,但就在這時船擱淺了。
突然,有60多隻單人小船飛速向他們劃來,並且大叫著。他們不知道,已到了清朝的瓦爾喀部,這是最勇猛的一個部落。他們被俘了。第一天,竹內藤右衛門哄騙人家,打聽人參出產的地方。瓦爾喀部的人相信了,親自領他們到山上挖參。可是,第二天,瓦爾喀人發現他們不對頭,你們這些人憑什麼到我們這裏來挖參呀?先關起來再說!
這一關就是多半年!倒也不是瓦爾喀人有多好客,隻是因為這個時候,我大清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進關,在山海關大打出手,在潼關大打出手,在北京城裏開展喜聞樂見的搶宅子搶銀子搶婊子等“五子登科”活動,哪裏顧得上在遼東極北苦寒之地的幾個倭寇海商的事?
沒奈何,瓦爾喀人隻能捏著鼻子用自己寶貴的糧食來養活著這幾十個人!
倒是竹內藤右衛門父子得其所哉,每天三頓飯,有白米飯,有肉湯,有菜。(這也是麵子上必須要做的事,餓壞了這些人,回頭送到盛京去,大人們麵子上不好看!)吃飽飯就是四處逛逛,雖然不能遠去,但是那一望無際的莽莽荒原也著實令他們父子二人震驚。這才明白,為何那些瓦爾喀人可以放任他們外出。這種地方,沒有糧食幹糧衣服馬匹,你冒冒失失的逃走,就等著變成山林之中的虎狼口中食物吧!
終於,留守盛京的總管大人到位了。經過了無數的爭吵謾罵,最後,皇父攝政王多爾袞把這個極為重要的位置,當然,也是沒啥油水的差使,給了新近投靠自己的何洛會讓他去替大清看守住老窩。這位何總管到任後又是拖延了許久,才傳來了命令,讓瓦爾喀人把這些倭人押送到盛京。
瓦爾喀人以一種極為虔誠的宗教心態,用送瘟神的心理把這幾十個極其能吃的倭國矮子押送上路。(也是沒辦法的事,雖然現在倭國境內大米不缺,可也得是用自己的通寶去換不是?有不要錢的白米飯,為啥不敞開了吃?)
不想在輾轉押送途中,與南粵軍南下的兵馬擦肩而遇!
聽完了竹內父子用半生不熟的南中官話把自己這年餘的經曆說完,並且呈上了他們用樺樹皮內膜寫成的漂流日記,麥雲敏當即便有了主意。
正好不知道南下先打哪個呢!如今這倭國矮子正好當個帶路的!便先命左路兵去圖們江口,洗蕩了那瓦爾喀部,將圖們江口控製了。然後再行南下!
瓦爾喀人做夢也想不到,他們用上好的白米飯養活了一年多的幾十個倭國矮子俘虜,轉眼間就成了他們的勾魂使者。原因也很簡單,“你們倭國是我南粵軍的藩屬之人,自然是在我家主公的法統保護之下。如今爾等被建奴所擒,打狗還要看主人,這等敵國之人,怎麼能放任不管?”
與博穆博果爾簡單商議了幾句,麥雲敏便決定,從他的本隊之中抽調一千人馬出來加強給左路軍,由林俊帶回。對圖們江流域的瓦爾喀人村寨進行攻擊。“攻占一村,便建成寨子,利於防禦。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明年開春化凍時,都是我們討伐附逆賊人之時!”
東麵的事情便這般決定了,左路軍很高興,終於找到了一個作戰對象。博穆博果爾也很高興,那些奪下來的村子,獵場,土地,林木,百姓,少不得要歸他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