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淞滬之戰(四)(2 / 3)

眨眼間最前麵的那些弓箭手們已經向前行進了百餘步,他們五官輪廓已經依稀可以分辨出來,這就證明,這些僅身披棉甲,或是身披鑲鐵棉甲的清兵己經處於南粵軍火炮的有效打擊範圍之內。

如果此時是嚴冬時節,烏長青早已下令開炮。但是,如今剛剛停了雨水,地麵正是一片的濕滑爛泥,實心炮彈的彈跳殺傷力被降到了最低。所以,必須要將敵人放得越近越好,才能充分發揮出大炮的威力來。

看看清軍又向前行軍了二百餘步,已經能夠清晰的分辨出士兵的眉眼了,烏長青果斷的向下揮動手中的令旗。

“炮隊,開炮!”

早已裝填好了炮彈並且剪短了引信的炮隊,立刻開始發言。

隆隆聲如巨雷般滾過,陣陣灰白色煙霧升騰而起,一陣陣炮彈的呼嘯,往清軍隊形當中飛去。在這個距離上,放列在烏長青團防線上的十幾門六磅炮基本上采取的都是平射方式,此時的炮彈彈道大約是一條直線。隻要肉眼看得到的,火炮都可以可以打得到。

呼嘯聲中,一個個滾燙的數斤重鐵球砸在了清軍隊形當中。鐵球在人群之中橫衝而過,直接帶出一條血路。隨炮打出的十幾個小彈更是四下亂竄,一個個清兵慘叫滾倒在地。

可惜的是,清兵隊形當中雖然起了一陣騷動,但是,卻大體無事,依舊是緩緩行軍過來。地麵濕滑泥濘,炮彈著地後無法彈跳,無法進行二次殺傷。

“不許亂!衝上去!隻要靠近了,弓箭能夠射的到,南蠻的大炮就傷不到你了!”除了天氣幫助了清兵之外,隊伍當中那些聲嘶力竭拚命彈壓的軍官們,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沒有他們的喝罵製止,隻怕這些弓箭手和火銃兵,早已奔潰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空中的秋雨不再飄落,落在人們臉上、身上的,是介乎於雨水和冰碴之間的霰。這東西,很多地方俗語裏將它稱呼為雪米或者是米雪,也是很清楚的將它歸入到了雪的旁支近親當中。它的到來,標誌著天氣開始進一步的寒冷,降溫開始了。

星星點點落在清軍進攻隊形裏的雪米,打濕了他們的紅纓,打濕了他們的刀槍穗子,打濕了他們的衣服甲胄鞋子。很快,這些雪米將會和他們的血肉一道,濕潤腳下的土地。

這雪米的落下,卻對南粵軍來說精神為之一振!不是說南粵軍不懼怕風雪,相反的,軍隊主要組成部分都是來自溫暖地帶甚至是亞熱帶、熱帶地區的人們,對於寒冷有著骨頭裏的畏懼。但是,在大量禦寒衣物裝備的加持下,他們現在卻是在內心歡呼雀躍:“下吧!趕緊的下吧!越大越好,越多越好!最好能夠馬上就把地麵凍得硬邦邦的,也好讓你們這群韃子好好的吃吃咱們的熱炮彈!”

“讓這幫尼堪們快點!不然這麼磨磨蹭蹭的,到時候火藥受了潮濕,打不響了,這次進攻就又是白搭功夫了!”牛錄章京馬納海手中拎著一柄短柄月牙斧子,在口中叫罵不止。

“莫要慌!隻要衝上去就可以!”薩蘇喀算是比馬納海這些中下級軍官們老謀深算的多了,也陰險狡詐了許多。他也知道,許友信這支兵,是無論如何也打不下虹橋鎮的。但是,能夠用幾千投降的綠營兵來換取南粵軍的陣地情況,了解他們的戰術戰法,弄清他們的火力配備,消耗一些他們的彈藥,順便殺傷幾個,這種事,何樂而不為?難道真的是覺得攝政王主子的銀子、糧食多得用不完,必須要拿來養活這些廢物?有那些錢糧,咱們多鑄造幾門火炮好不好?

“起立!”

看著清軍的最前列已經進入了三磅炮的射程,營屬火炮的六磅炮、八磅炮炮彈已經落到了清軍的隊列中間部分。這個時候,烏長青命令各營的營官下令,原本坐在地上休息的官兵們,轟隆一聲站起身來,不用官長命令,便開始自覺檢查手中的武器。龍頭,扳機,火石是否能夠正常的打火擊發,彈簧是不是受了潮濕,影響發揮。銃口的防塵帽是不是被拔掉了等等。

“……五百步……四百五十步……四百步……三百步……二百五十步……”

炮隊的觀測手們。不斷的根據各種早已提前標定好的參照物,報出清軍與南粵軍陣線的距離,讓炮隊的袍澤們調整炮口的仰角和標尺等諸元設定。

伴隨著他們報出來的距離,炮長們幾乎是肌肉記憶形成的本能,發出一連串的動作和口令。在他的口令之下,彈藥手們用碩大的背簍將藥包、炮彈搬運到炮位上,裝填手按照炮長的口令,裝填藥包,再用推杆夯築幾下,確保在炮膛底部了,這才將炮彈緩緩的送入炮膛,再用推彈杆推送到位。

緊接著,便是炮隊陣地上一道道耀眼的火焰跳躍閃過,一股股白煙騰起,一枚枚炮彈呼嘯而出,那些正在衝鋒的清軍接著就會看到一個個火熱的鐵球旋轉著向他們劈麵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