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常州等處次第克複,大軍兵鋒直指鬆江。”
“鬆江府、嘉定、青浦等縣城稍經戰事,便告克複。南蠻李華寶所部,困守上海縣、金山衛、寶山等處,背後便是東洋大海!據被俘賊寇供述,目下南蠻各部士無鬥誌,隻想早日逃回南中老巢。”
不妙!洪督師是在遼東同李家的子女打過交道的,他可是深知這些世侄女侄子的脾氣秉性,也從旁人口中知道李家子女的教育風格。何況,眼下李守漢權勢熏天,同當年的曹操、李淵也相差無幾,隻差一個契機便可以再上一層樓。這個時候,他的兒子們哪個不是鉚足了勁要立功,為自己在父王麵前增光添彩。李華寶作為嫡子,又是眼下最大的一個兒子,如何卻連連放棄了大小數十座城池,難道他真的是兵無鬥誌,隻想著南下回到老家去做個安樂窩裏的土皇帝?!
不對!這裏麵一定是有陰謀!
“快!去取鬆江府和上海縣、上海商貿區等處的地圖來!”
多鐸進了南京之後,洪承疇也是效仿當年蕭何入鹹陽一般,別的八旗親貴清軍將領忙著搜羅金銀,找女人,收集古董等等,嗯,具體行為,也不過就是當年國軍接收時民間給總結的房子車子票子條子婊子這“五子登科”的範圍。隻有他洪承疇,注意收集弘光朝廷的典籍冊頁地圖文件等等,命人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統一北上運往京師交給有司。當然,在這個過程之中,要說他沒有像當年司馬公公那樣,記錄史料時給自己同時抄錄一份副本回家。在這個收集整理過程挑揀出一些他認為有用的抄錄了副本,那才是假話。
江南和南中的地圖,李家和南粵軍將領的履曆材料,便在兵部和吏部、戶部的檔案之中找到了一些。雖然不是很詳細,很多也是隻有祖宗三代的姓名和某年某月任何職務,有什麼功勞之類的,但是,這對於洪督師,對整個大清朝廷來說,從對南粵軍幾乎是兩眼一抹黑,最起碼的有了一點認識。
攝政王多爾袞命人將這些檔案文件進一步的整理,編輯成冊,分發給宗室親貴、各旗旗主、以及梅勒章京一級的將領們。題目便是《南情總要》。嗯,類似於關於太平天國的《賊情彙纂》。作為八旗將領們了解南粵軍的基本資料。至於說綠營,包括平西王吳三桂,不好意思,也許是下麵的人辦事疏忽,把他們給忘記了。橫豎吳三桂是李華梅的幹兒子,對於南粵軍的情形了解的比誰都清楚。
(不用擔心泄密會在清軍內部造成裂痕和不團結之類的內部矛盾。要知道,在清中期以前,八旗兵可都是把三國演義當成兵法來用的。而且往往都是秘不示人的那種。一本小說都能保密保到隻有在喝得大醉之後才能拿出來給平日裏關係處的不錯的漢人軍官看。何況是這麼牛叉的一本資料集?)
幾名戈什哈從後艙抱出來了大大小小長短不一的數十卷地圖,在船艙的地毯上鋪開,供洪大人在上麵指點千軍萬馬。
“杭州的情形如何?”不料,洪承疇不問東麵的軍情,卻先問起了西線杭州的戰事。
“尚算是平穩。”
軍報上,征南將軍貝勒博洛和額駙圖爾格兩人領著十幾萬人馬已經在浙江展開,依托著錢塘江同從西麵浙贛邊境殺了過來的數萬前大順軍兵馬展開了你來我往的廝殺。雖然說眼下都換了旗號,但是在浙江戰場上廝殺的卻都是老對手。前明軍和前農民軍。雙方彼此知根知底,雖然說你剃了頭發,結了辮子就以為老子不認識你了嗎?幾個回合下來,十餘萬清軍被數萬南粵軍打得輸多贏少。但是,靠著人多勢眾,靠著伍飛鸞們在江南各地搜刮有力,軍餉糧草接濟得上,清軍尚未出現頹勢。可是,卻也是不能稍稍鬆懈,因為從江西、從福建等地,不斷的有大隊人馬開進浙江境內。依托著幾條江河,靠著多年來在福建囤積的物資,不必擔心補給和糧草,剛剛從大順軍改編為南粵軍的各部,士氣如虹,戰鬥力極為強悍。而且,背後還有施琅的直屬部隊二萬餘人,像一條磨尖了爪牙的猛虎一般在一旁窺伺,隻要博洛的戰線稍稍的鬆動,隻怕便是一場崩潰的局麵。
“鬆江府上海縣一帶的情形如何?”洪大人很是奇怪,聽完了浙江戰場上清軍與南粵軍你來我往廝殺纏鬥的戰事後,不置可否。隻管開口詢問東線鬆江一帶的戰事進展。
幾名筆帖式和戈什哈心中暗自揣測,大概是因為東路是由大將軍郡王勒克德渾親自帶兵出征,洪督師不得不重視的原因吧?!
“東路又有什麼好擔心的。李華梅再怎麼能打,也是咱們在塔山時的手下敗將而已!她進攻時咱們尚且不怕,何況如今是他們在防守!”
一名戈什哈嘴裏嘟囔了幾句。
404/4784279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