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太子檢閱(上)(2 / 2)

隨後,三角形線列步兵隨著鼓點與旗幟的變換,重新回到了三排的陣型,並繼續向校場的一端衝去。

另一端早就已經重新擺好了草人,此時這些線列步兵演示起了刺刀衝鋒。

刺刀衝鋒基本上是對對手進行占領並毀滅性打擊的最後一步,這也意味著線列步兵演示的結束。

線列步兵之後,便是擲彈兵的演示,因為如今兩者都還處於訓練階段,所以還沒有進行合作訓練。

擲彈兵的演示比較簡單一些,單純的演示單人擲彈,多人擲彈,及大規模擲彈,為的就是顯示不同擲彈方式下,對目標的殺傷力。

線列步兵雖然強悍,但是射速依然十分有限,對於不要命的大規模衝鋒,依然很難抵禦。

而擲彈兵則在這時,充當起了最後一條防線的作用。

在擲彈兵的擲彈射程內,一顆震天雷的毀滅性效果便能在衝鋒的隊伍中造出一個巨大的真空帶。

而當多個擲彈兵相互配合時,基本上沒有任何衝鋒的步騎兵,能越過擲彈兵所製造的死亡空間。

而這種死亡空間對於對手的衝擊力是極大的。

在冷兵器時代,隻要勇猛、敢衝,就有極大活下去的希望。

但是在火器的麵前,所有的生命都變得脆弱不堪,所有的勇敢都會在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被擊的粉碎。

如果沒有長毛神功護體的宗教迷信,任何的冷兵器在熱兵器之前都會被擊的粉碎。

擲彈兵的演示之後,則是槍騎兵的演示。

槍騎兵不僅擁有線列步兵的中程攻擊能力,還能通過褡褳中的震天雷實現對對手的大範圍殺傷,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全麵的側翼保護、突擊力量,進可攻退可守,還可以實現快速的對敵襲擾,屬於一種機動化程度高,應用場景多的多功能型兵種。

而那些布雷兵,在那次恐怖的演練後,變得乖巧了許多,不過唐文郎絕對不會在校場上埋地雷,而是將布雷場安排在了山腳下的一片空地中。

朱標被請到了山上的一個閱兵台上,山下,幾隻羊被驅趕著,從不同方向進入到雷區之中。

隨著幾聲震耳欲聾的雷響,受驚的羊群開始四散奔逃,結果奔逃的過程中,踩到了更多的地雷,除了少量的山羊逃脫之外,大部分的山羊都葬送在了這片雷區之中,屍骨無存。

唐文郎對朱標講解著,這地雷對於防禦的作用,基本上可以簡單的理解成是人為地製造了一個無法逾越的天塹。

從而使得進攻方不得不改變行軍的陣型與方式,而此時的防禦方,便可以因為進攻方的受阻,從而采取更多種多樣的防守反擊策略甚至是進攻策略,使得己方可以扭轉戰爭的態勢。

同時也是一種極好的保護營地的方式。

。您提供大神諸葛皇梁的終明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