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兵部隊與斥候部隊,因為訓練難度的問題,所以並沒有被唐文郎放到此次檢閱之中。
而朱標實際上最關心的,就應該是勳戚們的的兵棋了。
所以,整個下午的時間,朱標都在勳戚們的兵棋演訓室呆著,努力地從上帝視角去分析兩組勳戚們的兵棋推演。
此次的兵棋推演,不是按照上次的北伐之戰,而是直接虛擬了下一次的北伐。
由魏國公徐達作為大將軍,信國公湯和與潁川侯傅友德為左右副將軍,從北平向北元發起進攻,而另外一支部隊則是龍虎衛的火器營,由這幫勳戚們統一投出來的沐英為先鋒,從遼東出發,兵鋒直插向遼北之地。
這次兵棋,基本上可以視作是對北元開戰的一個提前演練。
為了提高難度,唐文郎直接將難度調到最高,基本上已經可以說北元除了原本的屬性沒變外,兵源的數量、狀態等都已經到了情報能推斷的頂級。
就這樣,一場極為詭異的兵棋推演,在朱標麵前呈現開來。
朱標上次回到京中後,對於兵棋非常感興趣,數次向朱元璋講述,甚至讓胡斌找了一個完全參與兵棋製作的指揮同知來到文華殿,親自製作了一個兵棋,用於朱標與朱元璋體驗。
不過這次,體會到兵棋樂趣的朱標,卻有一些傻眼。
整個戰局似乎沒有按照他的預想開展,雙方非常默契地竟然選擇了大量斥候開局的方式。
而這種方式,朱標逐漸覺得有些熟悉,這不就是自己老爹最喜歡的一種作戰方式嗎?
事實上,朱元璋在對付蒙古人遊擊戰的策略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也是讓徐達等大將軍非常佩服的點。
而在曆史上,朱元璋每次派出徐達等征討北元之前,都會對徐達等進行一些戰略部署。而其後的戰事證明了,這些戰略部署是多麼的正確。
而在這些戰略部署之中,朱元璋最為廣泛使用的,便是斥候戰術,即先大規模使用斥候摸清敵人的位置、動向兵力等,再進行針對性的殲滅行動。
這與這些勳戚們如今的選擇簡直不謀而合。
而更讓朱標想不到的則是,在斥候等發現後,雙方的部隊竟然並沒有直接進行殲滅,竟然搞起了迂回、包抄等戰略部署。
甚至出現了反包抄、圍點打援、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等戰術策略。
這些策略雖然在兵書中都有,但是真的能在戰爭中快速冷靜的應用,非戰術大家不可以。
所以朱標更加困惑了,甚至直接跑到了雙方的帳中,開始詢問起許多用兵的邏輯來。
當然,他的到來受到了勳戚們的一致歡迎,大家通過各種方式,打算從他的口中套出對方的動向來,朱標當然也沒讓他們失望。
結果,朱標成為了整個戰場上最大的bug,成為擁有上帝之眼的情報來源。
對於這種混亂的戰局,唐文郎已經沒臉看下去了,打了一個多時辰了,雙方竟然都在搞戰術,至今連對方皮毛都沒怎麼碰到。
唐文郎直接讓幾個僉事警告雙方,按照雙方糧草的儲備、運輸情況,如果還不抓緊開戰或者結束戰鬥,雙方都得餓死在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