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無非是“利益”二字(2 / 3)

對待美利堅合眾國(北方)這是要警惕和防範為主,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這都是一條養不熟的白眼狼,是大唐王國現在以及今後所要麵臨的挑戰和宿命戰略對手,切切不可大意。

王國的北美政策是以我為主,核心就是大唐王國利益。

現階段

北美戰爭繼續延續下去,至明年5至6月份或者更晚一些時間,更符合王國利益訴求。

隻有站在正確的立場上,才不會行差踏錯,盟友的訴求隻有在滿足王國的利益需求之後才會考慮,多死一些白人青壯也沒什麼壞處,會聽話的多。”

“陛下教誨,微臣銘記於心,片刻不敢有忘。”鄭源知道這是陛下在提點自己,感激萬分的恭手作禮。

李察不以為意的輕輕一擺手,問道;“還有何事?”

鄭源連忙將夾在腋下的文件拿了出來,翻開後稟報道;“英國內閣近日又發來外交函件,對我大唐王國軍隊深入美東部各州的戰爭行為表達深切憂慮,希望能夠約束軍方行為,製止無意義的屠殺和掠奪,以文明國家的負責任態度盡早回應國際斡旋的呼聲……”

“嗯,還有什麼嗎?”李察有些不耐煩的打斷了彙報。

英國佬幾乎每隔一兩個月就要發一份外交函件,老調重彈什麼約束戰爭行為呀,什麼響應國際斡旋呼聲呀,什麼深表憂慮啊……

煩死了,耳朵都聽出老繭子來了。

英國佬就像“嘰嘰喳喳”不停的知更鳥一樣,始終在耳邊咶噪,坦普爾內閣不時的在國際貿易問題上設置障礙,一會兒打壓鋼鐵貿易,一會兒打壓羊毛貿易,反正整天就是挑事兒,鬧得個不消停。

倫敦的意圖非常明顯,若是大唐王國想要解決類似的國際貿易問題,總要主動的找倫敦去洽談,那麼這些英國佬就有可拿捏的地方了。

大唐王國不是在北美我行我素嗎?肆意擴大戰爭範圍,並且將北美大平原據為己有嗎?不是放縱軍隊對白人城鎮實施血腥清剿,燒殺搶掠嗎?悍然入侵美東海岸富裕繁榮的各州,對英裔美國白人利益造成重大傷害嗎……

這麼多的問題,那就可以坐下來談一談。

在國王李察的主導之下,對國際貿易中英國的刁難采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態度,不管你怎麼跳,我就不理你。

一時半會兒國際貿易的損失,以後總能補得回來。

在對歐貿易上,進而重點拓展對法國,對普魯士,對奧匈帝國,對意大利王國間的國際貿易往來,國際貿易總額非但沒有縮水,反而呈現大幅增長態勢。

英倫三島的市場雖然富裕,但畢竟人口規模在那兒呢。

更加廣大的歐洲市場才是大唐王國國際貿易重點公關的對象,這有利於極大的分散貿易風險,培育新市場並進一步加強工業生產能力。

今年以來

大唐王國致力於推廣《柳賢君政策》,即大唐王國版的“門羅主義”,派出多批外交使節遍訪中美洲和南美洲國家,在北美大勝的局勢下,或強壓其屈服,或懷柔,或以赤裸裸軍事威脅相逼,與這些國家簽訂了一係列極為優惠的貿易條約,進一步打開了中南美洲市場。

現如今

大唐王國與巴西之間的貿易條約正在商談中,近期將有一支艦隊前往巴西,用冰冷的炮口教訓那些立場徘徊不定的巴西政界高層,並且再三強調《柳賢君政策》,讓那些巴西人認清現在誰是美洲老大?

大唐王國的強橫和軍事霸權如今在美洲人盡皆知,哥倫比亞,智利,阿根廷,玻利維亞,古巴,秘魯,委內瑞拉,巴拉圭等南美洲國家紛紛在壓力下屈服,現在剩下的就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還硬挺著,暫時還沒有來得及騰出手來去收拾他。

所以,國王李察很不耐煩英國佬的咶躁,皺著眉頭回複道;“此事依循慣例,由內閣首相出麵回複即可。其他各國的外交關切同樣如此,交由外交部一並處置,不必上報禦前。”

說到這裏

他的話語停頓了一下,手指輕點紫檀木質地茶盤後若有所思的說道;“我記得,美南北戰爭開戰的時候,英國政府的公開立場是中立,在此後的這些年裏雖然一會兒支持南方,一會兒又支持北方,但是政府的公開立場好像沒有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