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捆在一起,能夠打贏戰爭的可能性也極小。
實際上,賬不是這麼算的。
墨西哥和大唐王國都是國內反侵略作戰,天然容易贏得國內民眾支持,又是主場作戰,抗擊侵略戰爭的韌性不容小覷。
在大唐王國連續取得兩次輝煌勝利之後,消息傳到墨西哥,引起了墨西哥當地民眾極大的抗戰熱情,給美軍製造了不少麻煩,這就是突出的聯動效應。
從軍事角度來看
美國在戰爭前隻有8700多名常備軍人,軍事能力不折不扣是一大弱項,說是菜雞也差不多,其雄厚的經濟能力並不能夠完全體現到戰爭領域中。
歐洲隨便一個小國,比如瑞士,比利時,荷蘭或者保加利亞,分分鍾能夠教美國做人,這就是差距。
那麼,這些歐洲小國的經濟實力能夠同美國相媲美嗎?
顯然遠遠達不到,但是地處歐洲怪物房內,這些歐洲小國各個軍事實力都不俗,拉出來足夠美國喝一壺。
在歐洲人看來,北美戰爭就是菜雞互啄。
大唐王國區區一個新崛起的地區性力量,都能把美國軍隊打的生活不能自理,這讓歐洲人對美國牛仔的不屑又更上一層樓。
說到底,不是大唐王國太強了,而是美國的軍事力量實在菜雞,軍隊的主體都是以民兵組成,訓練時間甚至遠遠不如大唐王國,怎麼能打贏戰爭呢?
墨西哥之所以會輸,那隻能說是菜雞中的弱雞,沒有第2個解釋。
當前北美的現狀,這是大唐王國崛起的寶貴戰略機遇期。
手指頭拿出來掐一掐;
美國一年生產總值也就是10億美元,在1846年爆發的美墨唐戰爭中,西線戰場連續遭受重大挫敗,南線戰場目前進展不順利,從而導致軍費開支飆升。
具體數字不清楚,但肯定遠遠超過了原來曆史上開支水平。
僅西線戰場,美軍就損失了上萬名兵員,近兩千輛四輪馬車和八千多匹騾馬,丹佛城被一把火燒光,從堪薩斯城到丹佛沿途驛站皆被摧毀,損失各種物資無數。
大概捋一捋,3000萬美元的損失都打不住。
動員1萬多名勞工修建的道路半途而廢,上萬名軍人的傷亡撫恤以及重新備戰的開支,這全都是錢啊!
而這僅僅是側線戰場,在墨西哥的主戰場,美國動員了更多的兵力,投入海量物資和精力,但是在勝利信心被激發起來的墨西哥人麵前,戰爭進程舉步維艱。
以美國當前的國力,能夠支持這樣花錢如流水的戰爭多久?
伴隨著戰爭連續遭遇重挫,美國國內的分裂勢力愈發囂張起來,反戰勢力和無政府主義混合進入反對政府的大潮中,無形又增加了更多的困難。
當前美國南北矛盾激化,主張廢奴的北方州與南方蓄奴州矛盾不可調和,屢次在國會大打出手,雙方惡語相向上演全武行。
北美曆史上最慘烈的南北戰爭初露端倪,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和公開化,很多重要的議會法案遲遲不能通過,這讓美國沒有辦法凝聚所有力量,全力投入戰爭中。
得益於美國建國元勳秉承的民主理念,對軍事獨裁的高度防範心理,美國軍隊始終保持著極小的規模和編製,組織大型戰役的能力較差,軍隊整體戰鬥力也不強。
而這一切
都是大唐王國千載難逢的寶貴機遇,若是善加利用,未嚐不能上演蛇吞象的好戲。
基於上述考慮
李察果斷的決定押上大唐王國的未來賭一番,一旦成了,狠狠打擊美麗堅國上升的國運,輸了啥也別說了,一切照舊。
寶貴的戰略機遇期一旦失去,便不可能再有。
縱觀美利堅國的發展曆史,也隻有在騰飛前的這一階段,大唐王國有可能以小博大贏得滿堂彩。
再過二三十年,等到美國北方用武力鎮壓南方反叛,徹底厘清國內的分裂勢力和離心力,全國上下擰成一股繩致力於經濟發展,實現經濟騰飛並且超越英,法,德等傳統強國。
到那時,一切就晚了。
。您提供大神葡萄無牙的狂野北美1846李察戴長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