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短兵相接過幾次,各有小範圍傷亡,但並未動搖根本,隻是試探虛實。
蘇煙曾問過沈翊,為何兩國隻是互相試探,一直拖著豈不是耗費軍需糧草?
蘇煙一向聰慧,難得有此疑問,沈翊卻覺更惹人喜愛,便細細解釋給蘇煙聽,“李將軍按兵不動原因想來有二,一是如今各地馳援的兵馬還未抵達北地,即便到了,也需互相磨合操練,適應北地氣候,此事關重大,萬不能操之過急,二是北狄南下作戰,所費軍需比之大周朝更甚,若能拖延至北狄糧草不接,再一舉出兵,定會減少大周將士傷亡。”
沈翊如此解釋,蘇煙倒是有些理解了,“如此看來,那李將軍確實善於幹戈之事!”
沈翊知道蘇煙痛恨黨派之爭,又給蘇煙科普道:“朝中確有黨同伐異之徒,但也都是十年寒窗苦讀求得的功名,才能還是有的,且對大周朝忠心耿耿,這也是聖上聽之任之的原因。”
蘇煙點頭,果然才幹和人品,很難兼得。
不光蘇煙有此疑問,在兩軍對陣半月後,京中漸漸謠言四起,皆是批判李將軍按兵不動,耗費糧餉的,更有甚者,說李將軍因是李貴妃堂兄,遲遲不出兵是為五皇子造勢,逼迫皇帝退位!
此等謠言一出,李貴妃先是在皇帝麵前哭了一通,後五皇子又在天啟帝麵前跪了足有半個時辰,直到北邊遞來奏折,將兩軍情形一一陳情,天啟帝泛青的麵色才好些。
蘇煙聽聞謠言時也有些無語,真可謂字字誅心,就差指著五皇子的鼻子說其謀朝篡位了,作為曾受謠言所擾之人,蘇一時間竟是有些同情五皇子。
不用說,此類謠言定是出自大皇子和二皇子之手,蘇煙暗恨,兩國交戰都能成為互相攻訐的借口,幾位皇子都不是省油的燈,也不知最後誰會登上皇位,大周朝的將來又會如何。
北邊的戰事一直斷斷續續,但並未影響到年節事宜,京城之中依舊歌舞升平,車水馬龍,一點都未受到戰事的影響,畢竟戰事常有,但鮮少有能打到京城的,生活在天子腳下,安全倒是無虞的。
宮中天啟帝的身體也漸漸好轉,如今已是能下床走動幾圈了,五皇子依舊代理朝政,自謠言之事後,五皇子一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今事無巨細,皆要請示過天啟帝再行決策,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擁躉再有計策也無法施展,畢竟一來皇帝沒立五皇子太子,事情還有轉機,二來大小事都還是天啟帝拍板的,五皇子不過是代為批注而已。
因著天啟帝身體還未完全康複,加上北方戰事需節約開支,今年宮中便未舉辦宮宴,蘇煙聽到消息後很是鬆了一口氣,宮宴雖是熱鬧非凡,但規矩繁雜,遠沒有一家人在一起來的自在,相比之下,蘇煙更願意與家人一起過年。
。您提供大神都市南山客的步步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