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婚前(1 / 2)

接下來的幾日沈翊都未再上門,不過書信倒是沒斷過,蘇煙收了鐲子,倒不好意思不回信,兩人隨便聊著家常也是開心。

過了年蘇信便托人尋些手藝好些的木匠,蘇煙出嫁的箱籠得定製,提到這個蘇煙倒是來了興趣,在家畫了好些圖紙,都是自己喜歡的一些設計,到時候可以讓匠人們看看哪些可以用。

美食彙也是早早就開張了,今年不同去年,一來美食彙名聲在外,慕名而來的客人還是比較多的,二來蘇煙即將出嫁,早些營業蘇煙便多幾分嫁妝銀子,是以剛過正月初五,蘇信便日日早出晚歸。

蘇煙年後已將莊子的地契辦好了,一處田莊,二百畝上好水田的地契到手,蘇煙心中踏實了許多,沈翊還特意告知蘇煙自己已派了可靠之人去莊子上,負責拾掇莊子和收取佃農田租,蘇煙更是放心。

再之後便日日待在家中,被李氏逼著做女紅,蘇煙本不耐煩這些,但李氏說成親第二日蘇煙拜見長輩時便要呈上自己親手做的物件,現在不學,到時候怕是要丟人,蘇煙沒有辦法,隻得日日在家捏著繡花針,學繡花學做抹額一類的小東西,很是無趣。

與沈翊通信時蘇煙便說了此事,一來問大長公主和周氏喜歡什麼,二來向沈翊坦白自己不善女紅。

沈翊倒是不介意,國公府針線房養的人不少,日後也不需蘇煙做些什麼,來信隻讓蘇煙不要擔心,如此,蘇煙便隻專心做些簡單的物件,倒也花不了多少心思。

正月十五一早,蘇信和李氏早早便起床了,前兩日大長公主遣人告訴蘇信今日過大禮,所以蘇信早早便安排好了店中之事,專心在家等鎮國公府請的人上門。

剛過巳時,便聽到門外傳來嘈雜聲,鎮國公府來人已是到了,鎮國公府此次請了老夫人周氏娘家嫂子蘇氏為全福之人,帶來的聘禮裝滿了整個院子,三牲海味,綾羅綢緞應有盡有,最令人驚歎的是整整一箱的金子,正好六百六十六兩,壓得幾名挑夫直不起腰,惹得來看熱鬧的左鄰右舍都驚歎不已,鎮國公府如此重視蘇煙,蘇信和李氏俱是笑得合不攏嘴。

蘇煙一直待在房中,聽院中吵吵鬧鬧,慶幸自己隻需裝作害羞待在房中便可,倒省了很多事。

熱鬧一直持續到午時,鎮國公府來人和左鄰右舍皆散去,院中才算安靜下來。也是在今日,國公府要娶一個小戶之女的消息算是正式傳開了,一時間蘇煙家門口車水馬龍,打聽虛實的,探清底細的比比皆是,美食彙生意也是更上了一層樓,許多客人寧願等許久也堅持美食彙用餐,就為了能探聽點消息。

蘇信回來與蘇煙說起此事,蘇煙如今連門都不敢出了,聽蘇信說起美食彙之事才想起自己好久未去過酒樓了,便讓蘇信在店中單獨辟了一塊地方用作等候區,茶水點心一應不得怠慢,同時讓蘇信叮囑店中夥計機靈一點,既要假裝透露些東西滿足客人獵奇之心,又不能真的和盤托出,蘇信心領神會。

納征後沒多久,大長公主便將蘇信和李氏二人請到府中,仔細商談一番,正式定下八月初二的婚期,這個日子是大長公主請了護國寺主持算的,是個再好不過的良辰吉日,距今滿打滿算還有半年多的時間,算是比較趕的了。

婚期定下後,蘇信便將店中生意托了人照應,自己和李氏每天早出晚歸為蘇煙準備嫁妝,蘇煙這才知道古代嫁妝竟是如此講究,穿的戴的蓋的用的一應俱全,種類豐富到令蘇煙咋舌,也更明白了古人嫁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