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昨天的答案是六線魚
六線魚俗稱黃棒子。為沿岸淺海定居性魚類,肉質與味道尤如石斑魚,因此稱為“北方石斑”。它對低溫的適應性強,食物鏈較短,生長快,肉質嫩,經濟價值高,可以活魚上市,是北方網箱養殖的理想種類。六線魚體長橢圓形,側扁。頭近錐形,口稍小,上下頜有中等大的圓錐形牙齒,外行牙較大。鱗細小,大部為櫛鱗。兩側各有5條側線。背鰭長,鰭棘與軟條部之間有一深凹,鰭棘部後上方有一顯著大棕黑色斑。尾鰭截形。體黃褐色,色彩豔麗。分布於北太平洋兩岸,我國產於黃、渤海(圖15)。在山東半島沿海,六線魚的產卵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屬一次性產卵型,產卵量0.3萬~2萬粒,屬粘性卵,多產於水深2~5米海底的扁江籬、鬆藻上,少數產於礁石上。卵為圓球形,直徑2~2.2毫米,油球多而大小不一。孵化時間較長,13~17℃時,經16天孵出仔魚。
自從昨天我和孫靜定了婚後我們這一幫人都行動起來……
於是我們決定在我們把冬天的東西都準備好以後再好好的準備我們的集體婚禮。
過了大約能有一個禮拜吧,我們這時候基本過冬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但是我們也累的夠戧,可一看到我們那成垛的柴火和兩庫發草,還有那堆的滿滿的冰庫,心裏哪個美呀,什麼苦和累都忘記了。
我們在這幾天裏還特意用砍木頭剩下的碎木癍給我們那幾隻寶貴的雞做了一個雞舍,現在它們是歸王佳專門看管的,更加幸運的是它們非常喜歡跳蝦、奇鱗魚還有其他的海藻,而且在吃了這些東西後蛋下的非常快。
原來我們擔心這些雞已經完全的忘記了如何孵蛋,可現在我們已經沒有必要這樣擔心了,王佳每天都把雞放出去散養一段時間,結果它們慢慢的已經恢複了野生狀態下的養育後代的本能,現在我們已經看見了三窩小雞出世了,它們都很健康,相信不久以後我們就會有很多的雞了,這也就保證了我們以後不必每天都吃魚肉了。
昨天我看天氣不錯,就和孫靜去瀉湖外靠近海豚半島的外圍,我們發現那裏的海灘並不是瀉湖內岸的那種沙灘,而是一種由小石子和貝殼構成的比較粗糙的海灘。
“哎呀!”孫靜抬起左腳:“你看這是什麼呀,紮的我腳好痛!”
我低下頭看了看,原來是一隻大蟶子(蟶子貝殼脆而薄,呈長扁方型,自殼頂腹緣,有一道斜行的凹溝,故名縊蟶。味鮮美,多鮮食,亦有幹製。
蟶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經測定,每百克鮮肉,含蛋白質7.2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4克,糖3克,鈣133毫克,磷114毫克,鐵227毫克,熱量200千焦。
蟶子還有一定的醫藥作用。蟶肉甘、鹹寒,用於產後虛寒、煩熱痢疾,殼可用於醫治胃病,咽喉腫痛。
蟶子食法很簡單。從蟶田起捕的蟶子,洗淨後,放養於含有少量鹽分的清水中,待蟶子腹中的泥沙吐淨,然後用薄刀片輕輕剖開蟶子背麵連接處,倒在沸水中,稍為停留,加入蔥末,即可撈起食用。肉嫩而鮮,風味獨特,是佐酒的佳肴。古人曾有詩讚道:‘沙蜻四寸尾掉黃,風味由來壓邵洋;麥碎花開三月半,美人種子市蟶秧‘。),這可是讓我很意外的,我原來以為這應該是長在灘塗上的,沒想到在沙灘上我們根本沒見到這些小東西,原來都長在這裏。
PS:成年魚的鱗片會不會因為年齡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