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動人心,城內的女真人準備殺了阿台當城主,城外的明軍準備把城內的人全殺了換賞銀,於是乎,不僅阿台死了,覺昌安、塔克世也跟著死了。

一片大亂之中,誰也不知道覺昌安、塔克世是被誰殺的,隻有努爾哈赤清楚的知道,一天之內,他父祖都沒了!

本著誰強就是誰殺的這一觀點,努爾哈赤是把賬算在明軍頭上的,但當時他還太弱,惹不起明軍,於是他準備把鍋扣在尼堪外蘭頭上。

他把事情稟報了明軍將領,指責尼堪外蘭唆使明軍殺害他父祖,請明軍綁了尼堪外蘭。

但當時,李成梁正準備扶持尼堪外蘭為建州女真新首領,哪能綁人,於是努爾哈赤的計劃告吹。

不僅如此,尼堪外蘭得到明軍支持的消息一出,不少女真人直接就投奔了尼堪外蘭,連努爾哈赤的親族都準備砍了努爾哈赤去尼堪外蘭那裏請賞。

敵人勢大,怎麼辦呢?當然是三十六計走為上了。

努爾哈赤跑了,逃跑途中遇到了父祖遺留的心腹,這些人推舉他為首領,於是努爾哈赤憑借父祖留下的十三副盔甲正式起兵。

當然不是打明朝,十三副盔甲怎麼惹得起明朝,他首要的目標是女真,更準確的說說尼堪外蘭。

回到建州左衛駐地後,努爾哈赤立刻派人去質問明朝,為什麼殺害他的父祖。

隻能說,這一步棋努爾哈赤走對了,他要是派人質問李成梁,李成梁大概會把他的使者腦袋砍下來換賞銀。

但偏偏他找的是明朝……東北這些衛所指揮使可是直接對明朝皇帝負責的,他這麼一找,除非明朝皇帝不要那臉了,不然都得給他辦了。

覺昌安、塔克世是死於戰亂,被誰殺的不清楚,但誰發動的戰爭很清楚,就是李成梁,那咋滴?隻能認了唄!

於是,明朝歸還努爾哈赤父祖遺體,同時給了他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封龍虎將軍,又給了都督敕書。

換句話說,他努爾哈赤從此刻起就是明朝的武官了,都督僉事、龍虎將軍就是他的官職。

努爾哈赤由此重整舊部,麾下部眾達到數十人。

萬曆十一年,也就是努爾哈赤父祖死去的同年五月,努爾哈赤起兵了,率軍攻打尼堪外蘭,且很輕易的就攻占了圖倫城。

咱也不知道努爾哈赤這個時候有多少兵,圖倫城又是個什麼規模,隻知道圖倫城破了,尼堪外蘭帶著老婆兒子跑了,跑到了甲版城。

八月,努爾哈赤又率軍攻打甲版城,城依舊破了,尼堪外蘭依舊逃了,原因是薩爾滸城城主諾米納給尼堪外蘭透漏了消息。

至於為啥幫尼堪外蘭,答案很簡單,尼堪外蘭背後有明軍支持。

努爾哈赤很生氣,於是不久後,當諾米納約他一起進攻其他女真部落的時候,他假裝答應,進城後迅速殺了諾米納。

從萬曆十一年起兵,到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基本統一了建州女真各部落,自稱淑勒貝勒。

萬曆十九年,努爾哈赤開始向海西女真進兵,征服長白山地區。

萬曆二十七年,努爾哈赤采用蒙古語言為滿語配上了字母。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大金,史稱後金,年號天命。

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創建了八旗製度,征服了大部分女真部落,麾下兵馬達到十萬餘人。

話說這麼大的勢力崛起,明朝為什麼不管呢?因為努爾哈赤會賄賂唄,還能為啥?

這就是朱翊鈞長期不上朝的後果了,那些地方官員基本十多年不挪窩,成了地方土皇帝,朝廷不管他們,他們也不準備管朝廷。

遼東總兵也是由李家幹了幾十年,活脫脫混成了軍閥。

隻要給夠了銀子,這些官員、軍閥什麼事不敢幹。

再者說,努爾哈赤無數次到北京朝見,你萬曆皇帝不也沒拿他當回事?現在人崛起了,你能怪誰呢?

這不,因為極會來事,努爾哈赤建國的前一年,遼東官員還給朱翊鈞上奏稱努爾哈赤對朝廷唯命是從呢!

唯命是從?不,是唯要你命!

萬曆四十六年,60歲的努爾哈赤告天誓師,以七大恨為由,正式向明朝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