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東南百姓聞訊歡呼雀躍,但不久後朱翊鈞就後悔了,收回成命,此後多名官員進諫廢除礦稅,他都不聽。

最後,關於明朝萬曆年間的無政府狀態這件事,沒錯,就是因為他朱翊鈞罷工導致的。

從朱翊鈞在位中期開始,新入官場的大臣就沒見過皇帝了,不知道皇帝長啥樣,是胖是瘦,是高是矮,不知道!

內閣重臣於慎行、趙誌皋、張位、沈一貫等人雖然對朝廷政事憂心如焚,但卻無計可施,隻能沒事數太陽影子,打發一下值班時間。

萬曆四十年,南京各道禦史上疏說:中央機構空虛,各種事務荒廢,皇上深居二十多年,從來沒有一次接見大臣,天下將有陸沉之憂。

首輔葉向高說皇帝一日可接見福王兩次,有這閑工夫就是不願意接見大臣。

萬曆四十五年十一月,明朝六部、大理寺等官衙的大臣十缺六、七,都察院重地官衙空了幾年,沒人!

六科給事中隻剩下四個,十三道禦史隻剩下五個!

地方官就更別提了,要麼一直在那個崗位上幹到死,要麼幹到皇帝死了,下一個皇帝上台。

傳說中的無政府狀態,萬曆皇帝朱翊鈞靠著他的擺爛做到了。

據說,這個時候的明朝,六部尚書隻有兩三個,至於是哪兩三個,不清楚,但一定有兵部尚書,這個可以肯定。

其餘幾個部門,要麼缺尚書,要麼缺侍郎,要麼缺主事,缺低級官員。

都察院常年缺左都禦史,右都禦史,下麵缺禦史,也就是言官。

兩京十三省的十三道禦史隻剩五個,五人工作量巨增,因為他們要巡查全國各地。

據說有個最倒黴的禦史在外麵足足跑了六年,才終於找到人來頂班。

萬曆中後期,皇帝在擺爛,官員常年缺,科舉進士沒人安排官位,流民到處跑,隻有軍隊,這個暫時還正常。

跑西北打仗,寧夏之戰!

跑東北打仗,萬曆援朝!

跑西南打仗,播州之役!

還跑西南打仗,明緬戰爭!

再跑東北打仗,薩爾滸之戰!

五場大戰,三勝兩敗,明軍戰鬥力倒是沒掉多少,起碼萬曆朝,沒掉太多,除了薩爾滸之戰損兵折將高達四萬。

沒錯,四萬,雖然明朝出兵跟努爾哈赤大戰詐稱十多萬,但具體數字不過七萬多,損失四萬,已然足夠慘烈。

而說起薩爾滸之戰,就不得不提努爾哈赤,這位清太祖,傳說中以十三副盔甲起兵的人。

努爾哈赤,生於明朝嘉靖38年,也就是1559年,也叫努爾哈齊,姓愛新覺羅,自稱姓佟,女真族,其父塔克世為明朝建州左衛指揮使,祖父叫覺昌安!

話說努爾哈赤本名叫努爾哈齊應該更對,因為他兩個弟弟一個叫舒爾哈齊,一個叫雅爾哈齊。

努爾哈赤十歲喪母,繼母那拉氏為海西女真族女,對他很刻薄,忍了九年後,十九歲的努爾哈赤不忍了,帶著分家後獲得的少量家產出來獨居。

日常幹的是采鬆子、挖人參、撿蘑菇的事,拿這些山野特產去撫順互市跟漢人、蒙古人交易。

由此,努爾哈赤學習到了蒙古語、漢語,並熟讀《三國演義》、《水滸傳》自認為有謀略。

有一說一,說有謀略這事雖然有點那啥,但軍事能力確實厲害,能靠著《三國演義》、《水滸傳》學習兵法也是真的牛掰。

彼時的東北地區,最大的軍事勢力是遼東總兵李成梁率領的明軍,主要工作就是打擊東北少民勢力。

不拘於建州、海西、野人女真哪一部落,誰強他打誰,一句話,不能讓有威脅的部落成長,明朝一直也是這麼幹的,誰知道最後玩崩了,養蠱養出來個努爾哈赤。

萬曆二年,李成梁帶著數萬大軍攻破建州右衛首領喜塔拉.王杲的軍寨,殺掠人畜。

萬曆十一年,王杲的兒子喜塔拉.阿台想為父報仇,經常帶人偷襲明軍,把李成梁擾得煩不勝煩,終於出動大軍把他圍在古勒城。

阿台的老婆是努爾哈赤的堂妹,為了不讓孫女死於戰亂,努爾哈赤的爺爺覺昌安、父親塔克世一起入城勸阿台投降。

然而,女真族另外一個部落領袖,圖倫城城主尼堪外蘭趁亂喊了句:李太師有令,誰殺了阿台,誰就是古勒城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