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隆慶一朝有幾件大事,一是隆慶開關、二是俺答封貢,三是改革,基本上跟高拱、張居正挺有關係,跟他卻沒啥關係。
這個皇帝說白了跟朱祁鈺差不多,形象基本讓臣子掩蓋住了,不同的是朱祁鈺還想幹出一番事業證明自己,他則是躺平、開擺!
要論明朝哪個皇帝最值得羨慕,非隆慶帝朱載坖莫屬。
首先,能跟他爭奪儲君的人,基本都死他前頭,除了他,朱厚熜也沒別的人選。
其次,他有一位好師傅,叫高拱,江湖人稱高老頭,這老頭厲害,政治出色,改革拿手,隆慶朝的事,基本給包圓了!
再次,軍事上有戚繼光、王崇古、譚綸、馬芳、李成梁等名將打理,國家太平無事。
最後,隆慶開關,白銀嘩啦啦往國內輸送,朱載坖並不缺錢花,南倭北虜一解決後,天下也挺太平。
於是乎,無所事事的朱載坖就開始辦正事了,白天上朝,晚上萬姬,據說年年都要選上幾百個美女入宮。
有事沒事都往後宮跑,他不當大將軍、不玩蛐蛐、不好美食、不好殺人,不好征戰,就好色。
如果說隻是偶爾性好色也就算了,靠著手下那票人,朱載坖不定能混個中興之主,超級明君。
奈何這家夥對於女色那是一天也離不開啊,早年身體好,天天去後宮,一兩年後身體不好了,嗑藥去後宮,嗑藥都不行了,還特麼堅持去後宮……最後無了!
整個一個大無語,別的皇帝或明或昏的,都能拿出來說一說,這位……在位六年天天都在跟女色打交道,能說啥呢?
羨慕這個詞我已經說累了!
明穆宗莊皇帝朱載坖,生於1537年3月,號舜齋,明朝第十二位皇帝,他是老道士朱厚熜的第三個兒子,母為孝恪杜皇後。
嘉靖十八年,朱載坖受封裕王,嘉靖二十八年,莊敬太子朱載壡無子而薨,按次序應立朱載坖為皇太子。
但朱厚熜怕了,立一次太子死一個兒子,他兒子不多,能省必須省,所以沒立。
也因為朱厚熜始終沒太子的問題,朱載坖的弟弟景王朱載圳一直覬覦太子位,加上朱厚熜也寵他,於是這哥們一直賴在北京不走。
好景不長,嘉靖四十四年,朱載圳死,到底沒熬過他爹跟他哥。
嘉靖四十五年,朱厚熜病逝,於是朱載坖含淚登基,正式開啟……好色之途!
在位期間,政事基本委任於徐階、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閣臣,興利除弊。
軍事上重用譚綸、戚繼光、王崇古等帥才,加強邊防。
經過一番整頓,國勢有所起色,實現了隆慶開關、俺答封貢兩件大事,為萬曆中興的局麵奠定基礎。
明世宗朱厚熜一共有八個兒子,長子早夭、五子、六子、七子、八子集體早夭,長大成人的兒子隻有次子朱載壡、三子朱載坖、四子朱載圳。
攏共就隻有三個兒子成年,結果三個兒子又熬沒了兩個,等於說最後就剩下朱載坖一顆獨苗……除了他,能立誰呢?
嘉靖四十五年,朱厚熜重病纏身,在此期間,裕王府舊僚高拱入閣,張居正、陳以勤分別出任禮部右侍郎和吏部左侍郎。
高拱地位的上升,同時也代表著朱載坖繼承皇位的前景已經非常明朗。
同年十二月十四日,朱厚熜病危,被人從西苑抬到乾清宮,來不及召見朱載坖就駕崩了。
時任內閣首輔徐階請求朱載坖入宮主持喪事,並起草遺詔,於翌日公布。
遺詔說:凡齋醮、土木、珠寶、織作悉罷,大禮、大獄、言事得罪諸臣悉牽複之!
當然,最重要的內容是將皇位傳給裕王朱載坖。
也就是朱厚熜噶了,不然這遺詔要讓他看到,非得跳起來喊一句:你放屁!
除了傳位朱載坖正經外,其餘的事哪一件不是擺明了嘲諷他的。
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朱載坖舉行登基大典,即皇帝位於皇極殿,宣布改元隆慶,同時給兒子賜名翊鈞,並在隆慶元年就立他為皇太子。
呐,修仙老道士剛走,後續擺爛王就已經接上路途,朱載坖夾在這爺孫倆中間,實在沒啥知名度。
朱載坖登基後,著手改革朱厚熜遺留的問題與各種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