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件大事,河套之爭!
話說自從朱祁鎮打了個土木堡後,明朝防線越發不穩,越發後撤,導致河套廣袤無人煙,漸漸被蒙古部落南下占領。
朱見深登基後,蒙古部落時常南侵,擾得人心煩意亂……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瓦剌已經衰落,活躍的是韃靼部落。
而此時蒙古的主角已經是太師——毛裏孩,這家夥入寇的理由跟也先一樣,都是要求明朝開放邊關互市,準許貿易。
無奈明朝就是不準,於是毛裏孩率軍入寇劫掠邊城,主要搶物資,次要劫掠人口。
成化二年7月,毛裏孩率軍進犯固原,8月,進犯寧夏,導致寧夏都指揮焦政戰死邊疆。
成化三年正月,朱見深下詔令撫寧侯朱永為平胡將軍,率軍征討毛裏孩……因為毛裏孩再次遣使請求入貢的原因,戰爭沒有打成。
對成化朝的蒙古作戰,其實隻需要關注三個人,也就是朱永、王越、汪直!
三人中,朱永屬於武將係統,雖然姓朱,卻不是朱元璋的親族,跟皇族不是一個係統,僅僅是武將。
王越屬於文官,明朝文官封爵的“三王”之一,屬於是上可提刀縱馬沙場,下可捉筆治理州府的雙料人才。
而汪直……他是太監,大名鼎鼎的西廠廠花雨化田,人物原型就是他,雖是太監,但能力半點不打折扣。
明朝一眾太監中,提及能力,鄭和若論第一,汪直便是第二,且幾乎無可爭議。
這三人團體,時常配合出擊蒙古,主動深入草原,頂風冒雪,大破蒙古勢力,屬於是給土木堡雪恥了。
比如,成化九年的紅鹽池之戰。
成化九年9月12日,蒙古滿都魯汗及孛羅忽、癿加思蘭留妻兒老弱於紅鹽池,大舉深入,直抵秦州、安定等地劫掠。
王越見此,率延綏總兵官許寧、遊擊將軍周玉等將,領4600騎兵,從榆林紅兒山出境,晝夜兼行,探知韃靼軍老弱俱在紅鹽池,連營五十餘裏。
王越用計將弱馬分布陣後,張顯聲勢,同時以精壯騎兵布於陣前,許寧率左隊,周玉率右隊,張開兩翼,又分一千餘精騎埋伏於營側。
明軍潛行到韃靼營地二十裏附近時,韃靼終於發現了明軍蹤跡,主動出營攻擊明軍。
但沒想到明軍伏兵忽然暴起,前後夾擊之下,韃靼大敗,被明軍斬首355級,獲駝馬牛羊器械無數,並焚其帳篷、廬舍,然後撤軍。
滿都魯汗回營後,發現家被偷了,營帳沒了,部眾死傷慘重,於是大哭,繼而率軍追擊明軍。
王越大概是算到了他會帶兵追擊,因此走得很慢,結陣慢慢趕路就不說了,這位還抽空設了個埋伏。
滿都魯汗追殺心切,一朝不慎直接踩進埋伏圈,然後就悲劇了,攻守易形,被王越帶兵追殺,慘敗逃離。
滿都魯因為喪失部眾、牲畜,加上被王越狠揍了一頓,再不敢在河套地區駐留,率部遠去,西陲由此得了數年安定。
延綏巡撫餘子俊見此,全力修建了一座連綿1710裏的橐駝城,且派兵駐紮於此。
此戰後,一直到弘治八年,韃靼才敢再次舉眾進入河套駐留。
其次是威寧海之戰。
成化十六年,剛剛搞了個犁庭掃穴,大破建州三衛女真的明軍準備班師回朝,卻意外收到消息,探知蒙古達延汗部汗庭在威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