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弊處……沒了藩王製約,蒙古勢力鬧得可歡了,什麼朱祁鎮,那是留學生,什麼朱厚熜,進京找他聊聊。
明朝成化年間後,除了隆慶年間蒙古乖些,其他什麼弘治、正德、嘉靖、萬曆時期,蒙古可都挺喜歡刨長城的。
另外,軍戶問題!
許多人罵明朝對軍戶不好,罵著罵著就容易找到源頭上,找到朱元璋身上。
但是,就事論事,朱元璋對軍戶不夠好嗎?給糧餉、給土地、建衛所學校、定開中法給邊軍持續性輸血,不好嗎?
想想,你要是一個元朝小兵,沒錢沒糧跟著紅巾軍造了反,然後遇到了朱元璋,這個老板或許不如前老板長得帥,還比前老板粗魯,但是他給錢給糧給地……你什麼想法?
借用一個段子,假如你給古代修河的民夫一頓一碗白粥,民夫會如何看你?
民夫:養死士嗎陛下,我可以啊陛下!
那麼問題來了,朱元璋給你糧餉,給你土地,甚至還建衛所學校讓你的後人有機會讀書,你什麼想法?
讀書,可能改變你家族的命運,讓你的後人完成階級的跨越。
糧餉,保證你家人的溫飽。
土地,那就是源源不斷的白粥!什麼感覺!
隻能有一個,陛下指哪我打哪,但犯猶豫一下都是對我人格的侮辱。
想想靖難之役,當大將瞿能父子戰死後,南軍依舊死戰不退,依舊差點要了朱棣的命。
想想洪武十三次北伐,無數男兒跨越風雪,深入草原,英勇殺敵,難道是因為信念?難道是因為理想?
不是,或許有部分人有為漢人洗刷靖康之恥的理想,但絕大部分人,隻能是為了溫飽,為了後人,為了糧餉、土地。
而這些,朱元璋恰好都能給,且不打折扣!
所謂: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滿餉加土地,舉世無所懼!
問題來了!衛所軍戶製度到底是誰搞崩的?
首先排除朱棣,因為這家夥雖然愛折騰,但他更好戰,不能保證士兵後勤,憑什麼讓士兵給他賣命?
至於其他的,有一個算一個,都得為衛所軍戶製度的崩潰負責。
比如建文,重用文官不算啥,但是恢複井製……尼瑪,千年前的製度你拿到千年後,這就像有人要求現代軍隊得拿冷兵器跟熱兵器對拚,不純純二傻子。
恢複井田,那朱元璋劃給軍戶耕種的土地算啥?重新分配?得虧朱棣把你推翻了,不然明朝免不了二世而亡。
朱高熾、朱瞻基,仁宣之治,太平無事,軍戶土地開始被軍官侵吞,這倆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倆沒管。
至於戰神……論明朝十六帝對明朝的貢獻,戰神倒著數第一,沒人敢稱第二。
那無數武勳精英子弟誰報廢的?那無數中低階軍官誰報廢的?明朝的兩條腿,差點讓朱祁鎮報廢一條,評個倒數第一,完全沒問題。
朱祁鈺、朱見深,兩個為戰神擦屁股的人,講真,能把明朝勉強拖回來一些,已經不容易了。
但兩個人的問題在於,一個間接造成以文馭武,一個開始敗壞開中法的運行。
朱佑樘,這個曾經認為在明朝所有皇帝中稱得上完美的皇帝,現在看來,問題一大堆,首先就是開中法,這家夥把開中法徹底廢除。
其次,以文馭武直接搞成崇文抑武,對文官好的沒邊了……連倆舅子跑後宮鬧騰都能忍,我反正相信你是純愛戰神的!
正德,想把明朝的兩條腿找回來,奈何能力不夠,玩不過別人,於是另一條腿非但沒回來,反而更瘸了。
嘉靖,從嘉靖年間開始,衛所軍戶製度徹底敗壞,九邊重鎮,時靈時不靈的,蒙古勢力狂喜。
從嘉靖之後,衛所軍戶製度已經玩不了了,隻能玩募兵製,比如戚家軍什麼的,重新招募重新練。
某種意義上,多虧了朱元璋的製度夠堅挺,讓後世皇帝折騰了這麼多年才崩壞。
同時,朱元璋的身體也是真的好,給後世子孫背了這麼多鍋居然還能有好評……可把你牛逼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