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朱元璋的黑料2(2 / 3)

都說文官集團、文官集團,咋滴?這集團無所不能啊?要真這麼牛,還能讓朱元璋、朱棣嚇成那慫樣?

南北榜案,從時間上聯係一下,就是因為元朝停了太久的科舉,北方經曆了太多戰亂,導致讀書人多往江南跑,以至於北邊重武、南邊重文。

你說南北榜案是因為南北方教育環境、資源不同可以,說是為政治考量,要考慮北方學子的感受,也行,但是,關陰謀論個屁關係啊!

甚至還有人說朱雄英、朱標、馬皇後死於文官集團之手……哦,朱元璋的死也有人說是文官集團……

什麼文官這麼牛?啥都能插手,那幹脆集團聯合一下奪了朱元璋的鳥位,或者學習一下東晉,讓皇帝們集體短命,不好嗎?

為啥讓朱元璋、朱棣、朱厚熜、朱翊鈞等皇帝高壽?小皇帝不是更好控製。

還有說於謙是攝政王的……瑪德,生前就被清算的攝政王,死後家無餘財的攝政王,簡直是個笑話。

究竟是陰謀論還是史料缺失導致的無端猜想?

繼續,關於衛所製這個問題,是朱元璋學習唐朝府兵製度搞出來的,被罵是因為後來衛所製度崩潰,衛所士兵的戰力也就一農民戰力,甚至還不如。

這個過錯算朱元璋身上有問題嗎?沒有問題,全算朱元璋身上有問題嗎?大大的有問題!

一句話,誰能保證自己定下的製度能傳承幾百年不出問題?換句話說,什麼製度可以幾百年不改還不出問題?

朱元璋有錯,想得太多,管得太寬,明明隻是一個人,偏想幹幾代人的事,最終怎麼的,他有多勤奮他後代就有多懶。

朱棣的內閣,朱高熾的內閣兼職六部,朱瞻基的太監批紅,還有那倆絕世懶蟲,老道士和大宅男,他們沒能力嗎?不是,他們隻是想偷懶。

衛所製於明初為明朝提供了大量兵力,洪武十三次北伐、永樂五次北征、宣德幾次巡邊、成化幾次出擊草原,靠的難道不是衛所士兵?

至於之後的崩壞……開中法是誰搞崩的?是哪個拿西洋貨物當俸祿發的?哪個讓士兵建房子,當工兵的。

有利於自己的時候,祖製不可改,不利的時候……朱元璋說太監不能幹政,朱棣、朱瞻基幹嘛了?

朱元璋說不能設丞相,朱棣、朱高熾幹嘛了?

朱元璋說黃冊十年一更,後麵皇帝在幹嘛?太湖上放著發黴的黃本本是啥?

祖製祖製,有用的叫祖製,沒用的就是廢紙?

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祖製豈是如此不便之物?

再說戶籍製度,網傳明朝的匠戶、軍戶、民戶,除民戶還勉強外,匠戶、軍戶不能科舉,更要子子孫孫為匠為軍,就不能幹其他的。

問題來了,為毛明朝科舉出身的官員中,三分之一是軍戶出身,最出名的比如張居正,根正苗紅的軍戶啊!

至於匠戶,首先,這玩意元朝就有,他喵的元朝匠戶還連婚姻都不能自由作主,得按官府要求來,還全年無休。

明朝的匠戶沒聽說婚姻也得官府包辦吧?沒聽說全年無休吧,輪班製難道不是他朱元璋搞出來的?匠戶按工匠類別,分為一年一換、三年一換,五年一換。

至於科舉,除了賤籍和皇族外,沒聽說哪種戶籍的人沒資格參加科舉吧?

說到戶籍瞬間又想到殉葬、裹腳、貞潔牌坊這三個東西,沒錯,網傳都是朱元璋定下的萬惡之源。

問題來了,明朝之前是沒有殉葬還是沒有裹腳,亦或者沒有貞潔牌坊?

說朱元璋有罪,這點沒必要否認,他確實有推動殉葬、裹腳、貞潔牌坊,但把幾個朝代的鍋全扣他頭上……咋滴,身板硬實,活該背鍋?

殉葬製度是什麼時候死灰複燃的?遼國啊,江湖人稱滅絕師太的遼國第一位皇後述律平搞出來的啊!

金國滅遼,繼承了遼國的製度,繼續推行殉葬,甚至於,因為靖康之恥,金國入主中原,還把這東西帶入了中原。

蒙古滅金,繼續繼承這個東西,民間更是大肆流行,元朝皇帝似乎沒有殉葬,但民間卻是一直未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