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察覺陳友諒準備跑路的意圖後,朱元璋一方的作戰方式就變了,不跟老陳硬碰硬,隻一味的糾纏,拖住。
老陳拚命跑,老朱死命纏,最終的結果就是老陳被纏住了,一走一個坎,每天都要打一仗,雖然規模都不大,但是真的惡心人。
他好想逃……卻逃不掉~!
最後的最後,陳友諒在一次指揮作戰時,被流矢射中,據說這箭當場穿透了他的腦袋,顯然是個神箭手。
陳友諒死了,大漢軍僅存的一點點鬥誌就此崩潰,多數選擇了投降,唯有張定邊等少數人選擇突圍,並成功帶出陳友諒的次子。
等會兒,陳友諒的長子呢?
大漢太子陳善,被朱元璋大軍生擒活捉,老張帶不走。
話說,張定邊作為老陳的把兄弟,那是真夠意思,前期領軍幫老陳征戰各地,鄱陽湖時更是單人獨船差點噶了朱元璋。
被常遇春射了一箭後居然還能帶著老陳的次子……還有老陳的屍體回去,強,真強,夠意思,真夠意思,怪不得陳友諒這不信那不信的,偏偏就信張定邊。
人生能得一至交,值啊!
張定邊帶著陳理突圍回到武昌後,立刻安葬了陳友諒,同時,擁立陳理為新皇帝,繼續抵抗朱元璋。
奈何,鄱陽湖一戰,已經耗盡大漢國力,任憑他張定邊再強,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是回天乏力。
於是,1364年,當朱元璋麾下大將廖永忠領兵來到武昌城下時,陳理迅速出城投降,大漢,或稱陳漢,宣告滅亡。
陳理投降後,被廖永忠送至應天,受封歸德侯,1372年,陳理與明升口出怨言,因此,被朱元璋打包送到高麗吃泡菜。
至於張定邊,據說陳理投降後他就出家了,朱元璋也沒殺他,讓他平平安安活到百歲善終……這個結局挺不錯了。
有傳言說陳友諒死後,朱元璋因為惱恨,殺絕了陳友諒家族,但是吧……
陳友諒老爹陳普才,投降後受封承恩侯。
兩個哥哥,陳友當,受封歸仁伯,陳友直,受封懷恩伯,這都沒死啊!殺的啥?是寂寞嗎?
兩個弟弟倒是死了,但都是戰死,死在鄱陽湖一戰,陳友仁被燒死,陳友貴戰死,可不是投降後死的。
最後,總結一下老陳這個人,關鍵詞,賭徒、梟雄、厚黑、硬漢。
說賭徒是因為龍灣、安慶慘敗後,老陳沒有選擇恢複元氣,而是舉傾國之兵做賭,最後賭輸了。
說梟雄,開局一張漁網,結局一個皇帝……割據政權的皇帝也是皇帝嘛!
說厚黑……這個話題倪文俊、徐壽輝有話說,有一句話一定要說。
說硬漢……一直在堅定抗元,從沒跟元朝偷偷摸摸有聯係,沒學張士誠給元朝送糧食,沒學朱元璋給元朝寫信,確實是硬漢。
但話說回來,可能也有曾經當過元朝小吏的原因,老陳並不想回頭,不想再給元朝當臣。
陳友諒,狠人!據《明朝那些事兒》所說,他的狠辣完全是因為少年時遭受了太多冷眼、歧視,造成了他的心性扭曲。
當然,這個是據說,真假有待考證。
但如果是真的,那我覺得……雖然不讚同,但是能理解。
畢竟那冷眼、歧視、暴力對待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月兩月,而是十數年如一日的歧視、暴力,換我得比他更狠。
受了欺負,報複回去很正常。
不報複證明大度,選擇原諒那……也是大度。
選擇原諒的同時還以德報怨,幫助曾經欺負你的人……趕緊去醫院吧,絕對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