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再斬叛軍六萬人,洛陽再次被收複,(前麵被叛軍打回去了!)史朝義狼狽出逃。
公元763年初,被唐軍打得走投無路的史朝義北逃,途中被反叛的部將李懷仙追殺,窮途末路之際,史朝義選擇了自刎,至此,安史之亂結束!
安史之亂,曆時八年,雖然最終於被唐軍平定,接續國祚,但大唐,再不是那個萬國俯首的大唐了!
翻看曆史,我們會發現,凡是國祚綿長的王朝,於盛世之後,總是會急轉直下來個亡國大劫,唐之安史、明之土木,不外如是!
有人可能會問,秦和隋呢?嗯,首先咱們得知道那個詞叫國祚綿長,其次,這個詞還跟秦、隋沒關係,懂?
嬴政:傷口撒鹽,一次就好,真的!(´-ω-`)
楊堅:朕附議!(怒`Д´怒)
劉邦:哈哈哈,政哥又被揭傷疤了!
嬴政@劉邦:要朕提醒你,兩漢之間有個王莽嗎?
劉邦:……大可不必!
司馬炎:我大晉似乎沒有這一劫哈!
劉裕:你確定?太康之後,二傻子上位,八個畜牲爭權,忘了?
司馬炎:……
言歸正傳!
安史之亂後,李豫在麵對安祿山、史思明的舊將時,同意了仆固懷恩的提議,不僅不處置這些人,反而讓這些人依舊為將,鎮守河朔要地,開藩鎮割據之先河。
當然,什麼藩鎮割據都是之後的事,李豫一朝最大的笑話其實就是起義。
先是官逼民反,袁晁、方清先後起義,慘遭李光弼鎮壓。
然後是吐蕃入侵,代宗李豫逃出長安,達成大唐天子第二遷,國都第二陷成就!幸有郭子儀與吐蕃幾經周璿,迫使吐蕃撤軍,代宗得已返回長安!
但緊接著,官逼官反,安史之亂中滿門忠烈的仆固懷恩被河東節度使辛雲京、宦官駱奉先逼迫,無處申辯,於是悍然造反,引吐蕃、回紇等部大軍合三十萬人入寇。
當然,仆固懷恩沒成功,在攻打長安前就暴卒軍中,他聯絡的吐蕃大軍也讓郭子儀說服回紇打得大敗而逃。
有一說一,唐代宗一朝是真的亂,起義不斷,宦官專權不斷,回紇、吐蕃入侵不斷。
更讓人無語的是,代宗整個人跟個精神病一樣……指定有點北齊高家的遺傳基因。
一會兒寵信宦官,一會兒誅殺宦官,比如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通通都是先用後殺。
對藩鎮也是一樣,安史叛軍歸降者他既往不咎,讓這些人依舊當個藩鎮大將,但對有功之臣,比如仆固懷恩、李光弼、郭子儀,李豫又顯得有些刻薄。
對入侵者回紇也是一樣,安史之亂時大唐需要回紇人幫忙,那時候你護著回紇人,唐人也不會說什麼。
關鍵安史之亂後代宗依舊護著回紇人,代宗一朝,回紇人在長安殺了人,代宗下詔特赦。
回紇人搶掠民女……代宗不管,回紇人再次公然在長安殺人,代宗依舊不管,怒極的長安百姓自發集結綁了凶手送進牢房。
結果回紇人居然悍然發兵劫獄……我尼瑪!這都什麼奇葩?在長安,大唐國都,一群回紇人居然敢公然劫獄,可見李豫對回紇人有多放縱,完全當親兒子養。
至於百姓?不知道東都洛陽任由回紇劫掠嗎?回紇騎兵搶女人?又不是大唐公主……公主也不是不行!
回紇騎兵殺百姓,又不是殺皇帝,隨他去了!
除了以上種種外,李豫還有個毛病——信佛!
一般人信佛也就是給寺廟捐點錢,跟大師、師太,結個緣什麼的,李豫不一樣,他是皇帝,雖然沒梁武帝蕭菩薩離譜,但同樣憑一己之力養活了數以十萬計的和尚。
這是安史之亂後的唐朝,且和尚除了念經打坐,根本不事生產,隻會張嘴吃飯及念聲阿彌陀佛!
李豫不管這些,苦誰不能苦和尚,死誰不能死高僧,世間百姓窮困潦倒、易子而食與我何幹?
賊民如草,割之複生,不知道嗎?
公元779年,李豫死於長安大明宮,他死那天,百姓大概恨不得放炮慶祝,實在是好,死得好!
當然,這人不管如何惡心,有著平定安史之亂的業績在,注定不會被罵昏君,就算被罵……嘿嘿,底下不還有宋徽、欽、高宗,明英宗、清宣統這些苟皇帝墊底嗎?
。您提供大神長平冀大風的視頻通古代:開局盤點十大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