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指定有點北齊基因(1 / 2)

書接前文!

肅宗李亨之後,其子廣平王李豫即位,是為唐代宗,也是唐朝第九位皇帝,嗯,影視大唐榮.耀男主就是這位。

李豫,初名李俶,生於公元726年,為肅宗李亨長子。

這同樣是個好學的主,小小年紀知禮明事,喜怒不形於色,深得玄宗寵愛,十五歲便封了廣平郡王。

安史之亂爆發後,李豫跟隨玄宗一起出逃,馬嵬驛兵變時,李豫跟李亨一起舉兵誅殺楊國忠,逼死楊貴妃。

這一舉措導致玄宗徹底跟他們父子鬧掰了,於是雙方各奔東西,玄宗狼狽逃川蜀,肅宗北上靈武。

同年,肅宗於靈武即位後,立刻以李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率郭子儀、李嗣業等將,以奇才李泌為行軍長史。

文有李泌統籌謀劃,武有郭子儀、李嗣業征戰四方,這要怎麼輸?

李豫顯然不知道怎麼輸,至少戰場上不知道,於是香積寺一戰,唐軍打破叛軍,斬首六萬,一戰複長安。

長安收複後,遠在洛陽的安慶緒顯然不服,因此征集洛陽兵馬十五萬準備和唐軍再戰……他撲了!

洛陽城外屍橫遍野,安史叛軍再次大敗,安慶緒的父慈子孝,顯然隻對他爹有用,而麵對唐軍,隻有撲街!

一戰終,安慶緒破了膽,倉皇出逃,就這麼滴,李豫成功收複兩京,一時間聲威達到了頂點。

誰叫他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呢?縱然能力不如郭子儀、李泌甚至不如李嗣業,但隻要有業績,大頭肯定是他的。

兩京盡複,肅宗這個唐朝第一位在長安外登基的皇帝終於回了城,鑒於李豫功勳卓著,於是封賞開始了,先封楚王,後改成王,再之後又正位東宮,獲封太子。

當然,李豫不是李世民,就算當上了太子,其實活得也不滋潤,因為他老爹李亨得了玄宗真傳,竟然也學會了兒子祭天、法力無邊,親手刀了一個兒子。

麵對這麼個狠人,李豫哪裏抖得起來,一直都老老實實的,直到肅宗重病……李豫更倒黴了!

別個照顧病人都是一個個照顧,李豫不得,一次性照顧倆,因為玄宗還在,且跟肅宗同時染病,於是李豫舒服了,看完老爹看爺爺,根本停不下來。

公元762年,好容易熬到玄宗病逝,李豫終於能輕鬆點的時候,倒黴事又來了,張皇後居然想趁皇帝病重廢了李豫。

好在,太監李輔國、程元振跟張皇後不是一路的,兩人見張皇後揮軍作亂立刻出兵護住李豫。

皇後、太子,兩大派係打得熱火朝天,渾然忘了皇宮裏還躺著一個病號,震天的喊殺聲,驚醒了肅宗,讓他以為大亂又起,然後……他被嚇死了!

讓我們恭喜李豫,竟然在間接中達成父慈子孝成就,不愧是唐皇後裔!

李世民:……你再罵!(怒`Д´怒)

公元762年,年運未知,宜死皇帝,玄宗、肅宗同年駕崩,真是好一個父子情深~同年,李豫即位稱帝!

李豫登基之初,太監李輔國仗著自己有擁立之功(兵權才是硬道理!→_→)要求李豫事無巨細都要跟他彙報。

李豫很不滿,你個太監算個……你有兵權你是爺,由此,李豫尊李輔國為尚父,事無大小都要稟報李輔國。

李輔國顯然小看了李豫,這位仁兄雖然稱不上雄才大略,但絕對不乏魄力,就在李輔國日益放鬆警惕的時候,李豫下手了。

具體行動就倆字——刺殺!派人假扮盜賊殺了李輔國後,又假惺惺派人抓捕盜賊,甚至還給李輔國的家人送禮慰問。

騷還是豫哥兒騷,一邊動手殺了人,一邊找人抓殺人犯,賊喊捉賊算是被他演繹明白了。

李輔國倒台後,李豫趁機收回兵權,隨即下詔平叛——史朝義,畢竟是安史之亂嘛!安祿山雖然重要,但史思明也不可或缺。

至於為什麼李豫的平叛對象不是史思明,咳咳→_→這就要說到安史叛軍的拿手絕活——父慈子孝了!

長話短說就是,安祿山起兵造反,其子安慶緒弑父,完了史思明弑主殺安慶緒,再之後史朝義又弑父……

嬴政:合著唐軍和叛軍在比爛?

劉邦:政哥李姐滿分!

李豫麵對的就是這麼一情況,什麼安祿山、史思明,全成了過去式,現在叛軍就剩個史朝義,戰鬥力和當初相比直接低了一個檔次!

公元762年10月,李豫以長子李適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合仆固懷恩、李光弼、回紇騎兵等十餘萬大軍攻燕!(安祿山、史思明國號都是燕!)W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