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不看看楊玉環是什麼身份?那是壽王妃,李瑁的正妻,跟武曌是李世民的才人這事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這都能成愛情……嗬tui!
此話題略過!
李隆基的淫亂暫且不提,單說用人方麵,如果說開元年間的李隆基是雄才大略,那天寶年間的李隆基就是晉惠帝第二。
都知道溫柔鄉是英雄塚,但沒人說溫柔鄉還會磨滅人的腦子啊!
看看天寶年間的李隆基都幹了啥?罷免張九齡,任用李林甫,氣死王忠嗣,寵信安祿山。
親小人,遠賢臣,聽讒言,拒忠諫!曾經的臨淄王要知道自己年老後是這副德行,估計得拔劍自我了結一下!
當時的天下是個什麼情形?內有李林甫、楊國忠專權亂政,官場貪腐成風,外有節度使虎視眈眈,窺視中原。
要換了臨淄王,肯定二話不說就是幹,畢竟與人鬥其樂無窮嘛!女人?不不不,那隻會影響臨淄王拔刀的速度。
但唐明皇……貪權斂財而已,朕有的是錢,這天下再是幾十年也敗不幹淨,接著奏樂接著舞,美人兒,來,喝~!
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這還用想?肯定是意思噻!
安史之亂正式爆發,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楊國忠’為由,聯絡契丹、突厥、同羅等族十餘萬大軍,詐稱二十萬,兵發長安!
叛軍勢如破竹,河北望風而降,就連洛陽也被安祿山拿下。
當時的唐朝雖然承平日久,但並非毫無還手之力,畢竟王忠嗣雖然死了,但高仙芝、封常清還在。
奈何唐明皇秒變微操大師,可能是怕幹兒子安祿山打不到長安吧,為了保險,他先一步處死高仙芝、封常清,為安祿山攻克長安掃清障礙。
高、封一死,潼關哥舒翰獨木難支,倉促出戰,喪師辱國!
麵對這驚天噩耗,唐明皇再沒了臨淄王拚死一博的勇氣,居然跨時空跟完顏構學了山海遊龍步,直接溜之大吉!
兵至馬嵬坡時,就連曾經跟隨李隆基誅韋後、殺太平的心腹陳玄禮也忍不了今日墮落的李隆基,於是悍然發動兵變,逼迫李隆基處死楊玉環,至於楊國忠……早已是碎屍萬段!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大唐盛世,她是驕傲,亂世降臨,她是妖孽!
驕傲不驕傲的且不說,妖孽這話個人是極不認同的,哪有什麼禍國妖孽?不過是李隆基晚年失了智!
古往今來的英雄豪傑,其實更適合亂世闖蕩,有著對手時,他們是雄才大略的英豪,但當對手沒了後,咳咳,閑極無聊,樂於作死!
總結一句話,就是閑的!
馬嵬坡後,太子靈武即位稱帝,李隆基被尊太上皇,惶惶若喪家之犬,西逃入蜀!
還是那句話,如果當年的臨淄王見了自己年老時這副德行,大概率寧願抹脖子自殺,也不願做個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
數年後,安祿山、安慶緒父子上演了一幕父慈子孝,叛軍實力大損,唐軍趁勢收複兩京,唐明皇也由此重回長安。
一別數年,長安難長安,明皇非帝皇。
曾經的長安是世界中心,萬邦仰望,現在的長安,斷壁殘垣,野草瘋長。
曾經的臨淄王,我來,我見,我征服!
現在的唐明皇,遲暮、頹廢,混日子!
當然,頹廢的唐明皇,就連日子也不好混,最忠心的高力士,流放外地,曾經的心腹陳玄禮,被迫致世,親妹妹玉真公主,迫離皇宮。
曾經他執掌乾坤,生殺由心,而現在,就連區區一個太監,當年在他身前連狗都不如的李輔國,也能嚇得他幾乎當道墜馬。
玄武門前,雄心勃勃的青年王爺!
興慶宮內,風燭殘年的遲暮老人!
兩者都是他,但如果兩者能夠交流,那青年大概會對老人喝斥一聲:廢物!
公元762年,李隆基駕崩,終年78歲,廟號玄宗!
這一生,78載,少年俯首女帝駕前,誠惶誠恐,青年英明果決,心比天高,能自信的對那極肖其母的姑姑道一聲,放心去,侄兒會帶著大唐走向繁榮,打造盛世。喵喵尒説
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不願讓姑姑小瞧了自己,開元盛世的降臨,也足以證明自己的強大。
可這臨老了,怎就全變了?花非花,我非我!怪玉環嗎?不,主導這一切的一直都是我,是我變了。
玄宗?嗬!這笑柄當傳之千古,前車之覆,後車之鑒。
。您提供大神長平冀大風的視頻通古代:開局盤點十大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