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武曌:還有這好事兒?!!!
兩人自是一百個一千個同意,再加上王皇後,嗯,這波三方都不虧。
可惜王皇後並不知道她這次究竟迎回了個什麼人,那是千年一出的宮鬥王者,如果有重來一次的機會,大概她寧願拉著蕭淑妃結拜,也不願意迎這女人回宮!
如果大唐有特級學院,那它一定是感業寺,縱然畢業生為一,但就這一個,頂別地兒成百上千個。
那進去的是純情禦姐,出來的……宮鬥王者、滿級政治家,就問你牛掰不?
公元651年,李治孝期已滿,武曌得以再次入宮,據說,這位入宮前就懷了,入宮不久就生下皇子李弘。
剛入宮時,武曌很老實,緊緊跟隨王皇後的步伐,但到了次年,武曌通過宮鬥打敗蕭淑妃後,嘿,王皇後?不認識,不熟!
這一年,武才人升級為武昭儀,十二年未動的品級終於上升了幾級,雖然……男人變了一下,但這不重要。
公元654年,武昭儀產下長女安定公主,後世傳得沸沸揚揚的武曌殺女這件事正式啟幕……落下也很快。
為啥呢?因為武曌殺女這件事,在唐朝幾百年內壓根兒沒消息,這事是宋朝傳出來的,比如《新唐書》《資治通鑒》
這兩本書的作者就差說:知道武曌殺女不?我親眼看到的,皇帝、昭儀在外麵議論,我就擱那床下記的。
那真的是,關於武曌怎麼殺的女兒,李治看到又是怎麼憤怒,武曌看到女兒死後是什麼神態全部記載得明明白白。
但更早的《唐會要》、《舊唐書》卻是沒這些幺蛾子,基本就是說公主夭折,死後以親王禮入葬。
話說宋朝人為毛要黑武曌呢?嗯,你想想蕭太後和劉娥劉太後就好了,前者打了車神,逼得宋真宗叫叔母。
後者壓製宋仁宗,一直到死才放權,宋朝三代帝王讓兩個女人欺負得夠嗆,這不僅是皇室不滿,朝臣對此也是不爽。
但讓他們罵這兩位?抱歉,沒膽子!
罵蕭太後,遼國可沒滅,惹急了直接興兵南下,誰擔責?罵劉太後?仁宗是她一手養大,別看仁宗好欺負,你罵他養母試試?
思來想去,得,罵前朝人吧,反正死都死了,還能跳出來打人?
至於為啥選武曌?嘿,千古就這一個女皇帝,這靶子還不夠大嗎?
所以說,某種意義上,武曌其實算是替蕭太後、劉太後擋了槍,雖然這前朝人物給後朝人物擋槍著實讓人有點無語。
說回正題,除了唐朝沒記載這事外,還有幾點,一是武曌殺女沒必要,嗯,不是這女人品德有多好,純粹是沒必要。
畢竟王皇後最後的罪名是謀行鴆毒,可跟殺公主沒關係,再一個,你都能狠心殺幼兒了,幹嘛殺公主呢?狠狠心把李弘宰了不是更讓武曌痛苦?
你說李弘有宮人看護,皇宮把守森嚴?這話說得,安定公主不是住在皇宮?她身邊就沒人看護?扯淡不是!
最後一點,那李治又不是真如小說、影視劇中一樣軟弱,怎麼可能武曌說什麼信什麼?
。您提供大神長平冀大風的視頻通古代:開局盤點十大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