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1年春正月至閏四月,這幾個月裏,劉據過得非常不好,先是小黃門集體告狀,惑主欺君,再有皇後閉宮,不問諸事,後來江充跋扈,攪亂長安。
再之後,公孫氏、衛氏、曹氏,相繼被牽連入巫蠱案中,等到劉據回過神來,才猛然發現,他在朝堂上的擁護者已然被一掃而空。
無形中,似有一張神秘的大手,在暗中引導著這一切,對此,劉據非常煩躁,敵暗我明,實在令人難受。
黃門蘇文,為何要在皇帝跟前詆毀太子?
公孫敬聲貪汙軍餉,為何近期事發?
朱安世被捕,為何誣告他人?
巫蠱詛咒,為何牽連的盡是太子一係?
這一切,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樣,突然一下子全爆出來了,引得劉據疲於奔命,根本無暇顧及自身。
穿針引線,遍設地雷,當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平地起驚雷,血色滿長安!
在此之前,有請巫蠱案的頂級配角,江充大人!
江充最近很開心,剛得罪了太子不久,太子就實力大減,眼看著群狼弑虎,太子無計可施,江充就挺樂。
當然,最重要的是,皇帝對那什麼巫蠱詛咒深信不疑,由此,操作空間就大了,江充覺得,自己不用害怕太子了,至少,趁這機會廢了他,不是什麼難事。
不久後,劉徹遊幸甘泉宮,突染疾病,江充趁機進言,說是巫蠱詛咒未消,請命嚴查。
待得皇帝同意後,一場聲勢浩大的大案就此開啟,嗯,之前那一場頂多算個開胃菜。
江充帶著人,四處掘地尋找巫蠱詛咒的來源,也就是木偶人,隻要挖到一個,周圍百姓全體遭殃,江充可是專門恢複了炮烙之刑,嚴刑逼供百姓。
百姓徹底讓他坑怕了,相互誣告他人,隻求讓自己脫罪,一時之間,數萬人因巫蠱案喪命。
一場大案,牛鬼蛇神齊出,天下人心惶惶,大漢帝都,天子腳下,所謂首善之地,卻是一片波雲詭譎。
牽連數萬人後,江充並沒有滿足,畢竟那隻是個開胃菜,哦,忘了開胃菜是公孫家那幫人,那這姑且算是小菜吧,大餐反正在後麵。
這一次,江充將目光瞄向了後宮,他向皇帝進言,宮中有巫蠱之氣,所以陛下的病才久不見好。
劉徹信了,下詔讓岸道侯韓說、禦史章贛、黃門蘇文等人協助江充徹查巫蠱……坑兒子這塊,劉徹顯然是認真的。
得了詔令,江充一行人首先從那些不受寵的夫人開始查起,很快便查到了皇後衛子夫的宮裏。
衛子夫很謹慎,對宮裏的掌控力也非常強,所以,一行人無功而返,在皇後宮裏啥也沒查到。
沒查到就沒查到吧,反正主要目標也不是皇後,一行人隻是想看看有沒有機會把皇後先拉下馬來。
隨後不久,挖土小組,不是,糾察小組終於挖到了太子東宮,並非常神速的挖出了桐木人偶。
好,破案了,巫蠱詛咒就是太子幹的,可能是想幹掉皇帝老子,自己上位也說不定。
劉據:桐木人偶?我埋的?什麼時候的事情?
劉據懵了,想去甘泉宮給父親解釋,可江充等人根本沒給他這個機會,嚴守宮門,將父子兩人隔離。
無計可施的劉據見此急忙找來老師石德詢問計策,石德則建議劉據偽造詔令收捕江充等人,以查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劉據有些猶豫,畢竟這麼一幹,可跟造反沒啥區別了!
見此,石德肅聲道:殿下莫非忘了前朝公子扶蘇之事?
醍醐灌頂!劉據一下下醒悟了……聽老師的!
現今甘泉宮中半點消息沒有,鬼知道皇帝還在不在,萬一皇帝已經讓奸臣弑殺,假傳聖旨讓自己自盡怎麼辦?
公元前91年七月,太子劉據遣門客矯詔抓捕江充、韓說等人,江充被捕,韓說懷疑詔書有假不肯奉詔,被當場格殺。
禦史章贛、黃門蘇文逃出長安,前往甘泉宮稟報皇帝。
彼時,深刻懷疑劉徹已經不在人世的劉據毅然決定起兵,但苦於手中兵馬不足,於是連夜遣門客前往皇宮求見皇後衛子夫,以求皇後璽綬調兵。
聽說兒子起兵的衛子夫顯然嚇得不輕,但她很快明白過來,不管皇帝還在不在,都到這一步了,如果不起兵,母子二人必死無疑。
憑著皇後璽綬,劉據調取中廄車馬,取武庫兵器,調長樂宮衛隊,告令百官言說江充謀反,並親自監斬江充。
而另一邊,黃門蘇文逃出長安後,立刻給皇帝打小報告,說太子不像話,劉徹聞報大怒,深恨於江充等人辦事不利,以致於發生這樣的事。
隨即遣使臣傳召太子往甘泉宮拜見,使臣膽小,沒敢進長安城,在外溜達了一圈後,回去就說太子造反要殺他。
好家夥,真是好家夥,使臣這操作簡直六得飛起,要說這不是針對劉據,那真是……狗都不信。
得,劉徹這次是真火了,老子還沒死呢,小東西你敢造反,劉屈氂,發兵,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