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了文臣的建議,立刻上書請求征討劉黑闥,你父親對此並無反對,顯然他也擔心奪嫡事件的發生,你能出去積累軍功,他還是很樂意的。
很快,你帶著四弟李元吉出征了,同年十二月,你於魏州大獲全勝,擒斬劉黑闥,山東宣告平定。
回朝後,為加強軍事實力,你私下招募驍勇之士兩千餘,屯守東官左右長林門,號為長林兵。
同時,你聽從臣僚建議,積極拉攏後宮妃嬪,嗯,枕頭風的能力不可小覷,史稱:曲意事諸妃嬪,諂諛賂遺,無所不至,以求媚於上!
雖然,你可能、也許、大概不需要枕頭風相助,因為你父親對你很滿意,不然也不會剛稱帝就立了你為太子,而不是年少英才李二郎。
嚴格來說,結交後宮嬪妃並沒有為你帶來多少好處,因為在這同一時間內,秦王妃長孫氏也在結交後宮嬪妃,所以,利益沒得多少,汙名倒是獲得不少。
比如有人認為你和你四弟李元吉,跟你父親的寵妃張婕妤、尹德妃私通,穢亂後宮什麼的。
針對這事兒,幾百年後,宋朝司馬光幫你辟謠了!(宮禁深秘,莫能明也!)簡而言之,沒證據的事兒,別瞎猜瞎說!
公元623年,突厥頡利可汗率軍侵犯朔州,你和弟弟秦王李世民奉令駐兵並州防備。
堅守邊境兩月後,無機可乘的頡利可汗退兵返回草原,你也在此後不久班師回朝。
公元625年,突厥再次南下,這次入侵的是定州,你父親令你駐兵幽州,弟弟秦王李世民駐兵並州,防備突厥。
話說如果突厥堅持年年入侵的話,可能你們兩兄弟根本不會有兵戎相見的機會,可惜,這一年後,他們沒來了。
時為,武德八年,距玄武門之變,還有不到一年時間。
就如魏征、王珪說的那樣,你弟弟由於長期在外征戰,功勳卓著,軍中威望太高,對於你這個長時間留守國都的太子哥哥並不服氣。
因為你並沒有能夠壓他一頭的功勞,什麼?你說處理政務,那是一般人能看明白的嗎?
至少對當時的大多數人來說,你這個太子殿下,不過是個躲在國都安於享樂的庸人罷了,打仗,還得靠秦王,那才是戰神。
至於督運糧草,調撥軍需,那不是你應該做的嗎?那隻是本分,並不能說明什麼!
這一點,同樣適用於你父親,所以,許多人堅定認為,你父親能得天下,主要靠兒子。
言歸正傳,且說東宮與秦王府的爭鬥,那是公元624年,即武德七年六月,爆發了著名的楊文幹事件。㊣ωWW.メ伍2⓪メS.С○м҈
那是盛夏時節,酷熱難耐,你的老父親受不得這份熱,於是帶人跑到長安以北的宜君縣、仁智宮避暑。
此行,你父親隻帶了老二秦王李世民、老四齊王李元吉,留你鎮守長安。
本來吧,這不過是一次再尋常不過的避暑活動,等到天氣轉涼,你父親就回長安,大家還是日子照過。
但就在這避暑期間,就很突然的的收到了密報,嗯,非常突然,你父親差點兒沒反應過來,因為這密報說的是你造反的事兒。
你父親麻了,太子造反?莫非他不在的日子裏,你處理政務,被累傻了?不然哪來的腦洞?
細細看了看,哦!太子暗通慶州督督楊文幹,私籌軍械,準備謀反!
楊文幹是誰?那是東宮宿衛,說是你的死黨也不為過,這事兒你躲不掉了,於是,你父親召你到仁智宮見駕,隨即將你拘押。
與此同時,你父親詔令司農卿宇文穎去慶州傳召楊文幹入京,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宇文穎把太子被拘押的事告訴了楊文幹,然後……楊文幹果斷造反了。
心累!
你父親歎了口氣,立刻令秦王李世民率軍平叛,並告訴他,平叛後,讓他當太子,把你廢了封蜀王。
你弟弟興奮了,率軍火速平叛,打得楊文幹嗷嗷哭,後麵……事情很順利,楊文幹讓部下砍了,你弟砍了告密的宇文穎!
那什麼,別多想,宇文穎肯定、必須、一定是亂軍中被砍的,不然李二郎沒道理不把這家夥押回長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