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玄武門的血啊(1 / 3)

攜二十萬大軍摧城拔寨,何處不能下?何況是一座已經沒有太多兵力,且大勢已去的國都。

於是乎,你們很快進入長安,你父親讓你和弟弟率軍駐紮在長安城四麵,把守要道,控製城防。

之後,你父親帶著一眾文武擁立代王楊侑為新天子,遙尊楊廣為太上皇,改元義寧。

因擁立之功,你父親受封唐王,你則很快被封為唐王世子,獲準開府自置僚屬,權力大增。

不久後,你被朝廷封為撫軍大將軍、東討元帥,帶著弟弟和十萬大軍向東攻城掠地,伺機奪取洛陽,但是沒成。

於是,你很快回了長安,倒是你弟弟,返回途中設伏,坑了王世充麾下大將段達一把。

返回長安後,新帝楊侑下詔封你為尚書令,這是個高位,實權很大,你非常感謝你父親,至於天子……不好意思,沒記住!

同年,隋朝大臣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殺隋帝楊廣,隋運宣告終結!

聞此噩耗,新帝痛斷肝腸,且深知自身能力不足以雪恥複仇,因而,不久之後,隋帝楊侑即昭告天下,禪位於你父親。

你父親很惶恐,抱著詔書不敢撒手,非要搞什麼三辭三讓,折騰了許久,終於接受禪讓,建國號唐,建元武德。

你父親稱帝後,很快將你立為太子,正位東宮,向群臣宣告,國本已定,再無更改!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你會在你父親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大唐二代目,延續父親的施政方針,幹好了,冠名唐太宗,幹不好?惠帝了解一下!

但很可惜……意外好像很喜歡眷顧你!

大唐立國第二年,司竹一帶有盜賊—祝山海,扯旗造反、趁勢作亂,自稱護鄉公,你奉令率軍前往平亂。

同年四月,涼州—安興貴,擒獲涼王李軌,率眾獻河西諸郡向大唐投降,你奉令前往原州接應。

公元620年,這是大唐立國第三年,你31歲,這一年,劉武周被你弟弟擊敗,逃往突厥。

同年七月,你父親下詔讓你弟弟征討洛陽王世充,令你率兵鎮守蒲州,以防備突厥騎兵南下。

公元621年,胡人酋帥—劉仚成,擁兵數萬禍亂邊疆,攪得邊塞不寧,你奉令率軍前往征討。

很快,你率軍到達鄜州,與劉仚成大軍相遇,一番交戰後,大破劉仚成,斬首百餘級,俘虜千餘多人。

借著大勝之威,你下令釋放胡人首領幾十人,讓他們回到部落招降其他首領,劉仚成得知後遂與其他首領前來請降。

你見這些部落兵馬太多,威脅太大,害怕他們以後再次作亂,打算將他們全部殺死。

不料消息走漏,劉仚成等人逃往梁師都處避難,你很生氣,於是下令處死胡人降兵六千餘。

公元622年,夏王竇建德麾下大將劉黑闥起兵反叛,被你弟弟擊敗後,逃往突厥避難。

同年六月,劉黑闥從突厥處借得兵馬,殺回中原,禍亂山東,彼時你弟弟正率兵征討徐圓郎,無暇顧及劉黑闥,於是,作為當朝太子的你,再次披甲上陣了!

當然,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掙軍功!

你雖是嫡長子,但是軍功顯然不如你弟弟大,這正常,你父親的軍功也不如你弟弟,概因你倆都是後方坐鎮,指揮全局的。

本來,不說你弟弟麾下那些大將,就是你的東宮臣僚,如薛氏兄弟等人也是驍將,外出征討已然足夠。

但卻架不住王珪、魏征等人瘋狂建議啊,你想著你是嫡長子,上有父皇滿意,下有文武擁戴,弟弟軍功再高又能怎麼樣呢?國本已定,難道還能有什麼意外?

對,沒錯,就是意外!魏征、王珪表示非常擔心,兩人非常明白,人性本質就是欲求不滿。

秦王李世民這些年裏奉命四處征戰,軍中威望已經高得不可思議,如果再放任下去,等到他升無可升、賞無可賞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瞄上太子……甚至是皇帝寶座。

這無關於感情,隻在於人性,就算秦王念著兄弟感情,他手下那幫殺才也會把他推上去的。

你沉默了,無言以對,無言反駁,確實,感情會淡去,人性卻是難改,隋朝楊勇、楊廣兄弟的事情並沒有相隔太久,怕的就是,有人照抄作業啊!!!